多氏鹰(英文名:Doria's Goshawk,学名:Megatriorchis doriae),是鹰形目鹰科多氏鹰属的鸟类。体型较大的猛禽,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低地和Batanta岛。该鹰以灰褐色为主色调,背部和长尾具有明显的条纹,下体呈淡色并带有稀疏的褐色条纹。眼眉淡色,眼纹深暗,与同属的长尾鹰相比,不翱翔,体型略大,眼睛颜色较暗,腿色为黄色而非白色。
外形特征:多氏鹰体长可达51至69厘米,雌鸟比雄鸟大12%-19%,体重可达1000克,翼展范围在88至106厘米之间。拥有强壮的喙,头部较小,有轻微的冠羽,翅膀圆形,尾巴长而圆或楔形。背部、上翼和尾巴有明显的条纹,下体淡色并带有稀疏的棕色条纹。脚部强健,趾长。幼鸟颜色略浅,更偏赤褐色,缺乏黑色面罩,可能有淡色头部。虹膜暗金色,蜡膜绿色到蓝灰色,腿部灰色至黄灰色。
鸣叫特征:多氏鹰常发出拉长的嘶嘶声,无论是栖息还是飞行中,甚至在被其他鸟类围攻时也会发出这种叫声。
生活习性:多氏鹰栖息于新几内亚的低地雨林、季风森林和红树林地带,通常保持在树冠下方,不会翱翔。活动范围从海平面至海拔1650米,但主要在1100米以下。以鸟类为食,包括小极乐鸟,偶尔捕捉小型无脊椎动物。在森林树冠内长时间等待,选择在吸引猎物的地方设伏,如开花树木或小极乐鸟的聚集地。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知之甚少。会在树冠中建造大型棍状巢穴,但具体的繁殖周期、孵化期和育雏期未知。
区别辨识:与长尾鹰相似,但多氏鹰不翱翔,体型稍大,眼睛颜色更深,腿部颜色为黄色。幼鸟颜色较淡,更偏向赤褐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由于栖息地破坏,多氏鹰面临威胁,其数量估计在数千只,总分布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低地和Batanta岛,包括海岸盐沼或半咸水生长的灌木或树木,季节性热带森林。
其他:该物种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意大利自然学家Giacomo Doria。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多氏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