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隼雕(英文名:African Hawk-Eagle,学名:Aquila spilogaster),是鹰形目鹰科雕属的鸟类。中型猛禽,具有独特的黑白相间的羽毛图案。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半干旱草原、灌木丛及河岸森林,以鸟类为主要猎物,尤其是珍珠鸡和珠颈斑鸠。叫声独特,类似‘klooeee’。
外形特征:非洲隼雕体长55至68厘米,翼展130至160厘米,体重雄鸟1150至1400克,雌鸟1400至1750克。背部黑色带白色斑点,腹部白色带泪滴状暗色条纹,尾巴灰色带狭窄的暗色横纹及宽阔的黑褐色亚端带。飞行时,翅膀下方呈现棕色和白色,尾部主要为淡灰色,末端有一条粗厚的暗色条纹。虹膜黄色,喙和脚绿色至黄色。幼鸟的下体部分完全红褐色。
鸣叫特征:叫声为重复的旋律哨声‘klooee’,有时延长为‘klu-klu-klu-klooee’。
生活习性:居住在半干旱草原、灌木丛和河岸森林,主要以鸟类为食,也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蛇和蜥蜴。狩猎时通常从滑翔飞行或栖木上俯冲,偶尔在树间快速搜索飞行。成年鸟通常定居,而幼鸟的活动限于出生地周围的分散。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旱季,筑建大型的棍子巢,位于显眼的树叉上,如金合欢、猴面包树、桉树等。每次产卵1至3枚,孵化期42至44天,雏鸟的第一次绒羽为深灰色,腹部和腿部为白色。较大的雏鸟通常在孵化几天后杀死较小的兄弟。
区别辨识:与白腹隼雕相比,非洲隼雕体型更大,头部较长,翅膀较短,尾巴较短。幼鸟与艾氏隼雕相似,但可通过比例和缺乏清晰的翅膀‘窗户’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从塞内加尔东部至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南至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东北部。在繁殖区域内,主要分布在东非和南部非洲的广阔地带。
其他:非洲隼雕与白腹隼雕曾被认为是同一物种,但现在被普遍认为是独立的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非洲隼雕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非洲隼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