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冠雕(英文名:Crowned Eagle,学名:Stephanoaetus coronatus),是鹰形目鹰科非洲冠雕属的鸟类。大型猛禽,拥有引人注目的羽冠,体型类似巨型雀鹰。成年个体的下部羽毛黑白相间,胸部可能带有可变的红褐色斑纹。幼鸟的下部羽毛呈奶油色。常居住于茂密的森林和低地森林地带,猎食猴子和其他中小型脊椎动物。其展示飞行时发出的响亮‘wheee-yooo’叫声引人注目。
外形特征:非洲冠雕是一种大胆、具有显著标记的大型猛禽,拥有长尾巴和宽大的翅膀,外观上与巨型雀鹰相似。成鸟的下腹部有黑白色斑点和条纹;有时胸部会出现变化不定的红褐色斑纹。幼鸟的下翼呈奶油色。头部较小,有庞大的羽冠(通常平伏)。背部呈石板黑色,逐渐变为头部和翅膀上的棕色,尾巴上有两条灰色带纹和狭窄的白色尖端。腹部有黑色斑点,逐渐变成腹侧的条纹,大腿部分呈白色,稀疏地散布着黑色斑点。雌鸟比雄鸟平均大10%,标记更重,下方颜色更红(少奶油色),每只翅膀上少一条黑色条纹,通常头部较短,尾巴相对较长。虹膜绿色到黄色,喙暗灰色,腿和脚黄色。
鸣叫特征:全年都有叫声,特别是在赤道地区的午后,雄鸟发出尖锐的“kewee-kewee-kewee...”,而雌鸟的声音更低沉、更柔和,为“kooee-kooee-kooee...”。在求偶展示中,这种叫声尤其明显,雄鸟在高空进行一系列陡峭的俯冲和攀升,雌鸟有时会加入。
生活习性:非洲冠雕居住在密集的森林和低地森林中,从广阔的热带雨林到小片山地和河岸森林,甚至成熟的外来桉树种植园。在东非,它们倾向于在北方雾带森林植被类型中筑巢,研究发现82%的巢位于本土树木中。当觅食时,它们会进入周边的次生森林或干燥的灌木草原。记录显示它们从海平面到至少3300米的高度。
生长繁殖:非洲冠雕在西非从10月到12月产卵,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和东非(高峰为6月至1月)全年产卵,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从8月到2月产卵,在南非从7月到3月(主要为9月至3月)。每对可能有自己的产卵周期。在繁殖季节,雄鸟会进行壮观的空中展示,伴随着响亮的叫声,雌鸟有时会加入。巢由大量树枝构成,直径约150至250厘米,深度50至300厘米,位于大型森林树的主叉处,有时暴露在树冠中。每对鹰可以在长达50年内使用同一个巢。
区别辨识:非洲冠雕与猛雕幼鸟相似,但非洲冠雕的下部羽毛更呈黄色调,有斑点的两侧和尾巴上更宽的条纹。雌鸟和雄鸟之间存在差异,雌鸟更大,标记更重,下方颜色更红,尾巴相对更长。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从塞内加尔东部间断分布到肯尼亚南部,以及南苏丹东部和埃塞俄比亚中部,向南延伸至安哥拉西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津巴布韦,以及东非和南非东部。
其他:非洲冠雕在一些地区被猎人视为害鸟,因为它们捕食小型家畜,但在某些地区,也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它们捕食损害幼树的哺乳动物。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非洲冠雕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非洲冠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