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丛唐纳雀

Yellow-throated Chlorospingus Chlorospingus flavigularis

黄喉丛唐纳雀(英文名:Yellow-throated Chlorospingus,学名:Chlorospingus flavigularis),是雀形目雀鹀科灌丛唐纳雀属的小型鸟类。其特征为橄榄绿色的上体与灰白色的下体,最显著的是黄色的喉咙和腹侧羽。分布于中美洲巴拿马至南美洲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山麓和亚热带区域。

外形特征:黄喉丛唐纳雀的外观相对沉闷,类似唐纳雀,上体橄榄绿色,下体灰白色。其最为突出的特征是鲜亮的黄色喉咙和下尾羽覆羽。与Short-billed Chlorospingus相比,黄喉丛唐纳雀的黄色不仅限于胡须部分而是整个喉咙,眼周颜色为灰而非棕红色。成年个体通常在700至1800米的高度活动。

生活习性:黄喉丛唐纳雀常见于小群体中,经常跟随混合物种的鸟群。它们栖息于海拔700至1800米的湿润山区森林,偏好亚热带或热带的潮湿环境。

生长繁殖:在哥伦比亚,二月发现巢穴,四月观察到喂养幼鸟,九月有筑巢行为。在东北厄瓜多尔,十二月发现正在建造的巢穴,八月观察到含有两个蛋的巢穴。巢穴结构为厚实的苔藓杯状,顶部覆盖自然生长的苔藓,置于距地面1至15米高的附生植物丛中,平均高度2.6米,内含两至三个蛋,平均尺寸为21.6mm x 16.1mm,新鲜重量约为3.2克。孵化期估计由雌鸟单独完成,大约16至18天,幼鸟孵化重量约2.6克,离巢时体重约21.6克。在秘鲁东南部,繁殖成功率在小型河流岛屿上较高,因较少受到潜在巢穴捕食者的侵扰。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分布范围内,黄喉丛唐纳雀并非全球受威胁物种,常见于安第斯山脉的湿润山地斜坡,多个保护区覆盖了其狭长分布区,如哥伦比亚的法拉隆斯德卡利国家公园和库埃瓦德洛斯瓜查罗斯国家公园,厄瓜多尔的卡亚姆贝-科卡生态保护区和桑加伊国家公园,以及秘鲁的马努国家公园。然而,人类定居和森林砍伐对低海拔地区的压力最大,尽管短期内仍存在相当数量的完整栖息地。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巴拿马至南美洲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山麓和亚热带区域。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喉丛唐纳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喉丛唐纳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