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黑脸织雀

Tanzanian Masked Weaver Ploceus reichardi

坦桑黑脸织雀(英文名:Tanzanian Masked Weaver,学名:Ploceus reichardi),是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鸟类。亦被称为坦噶尼喀黑脸织雀。该鸟以红眼和橄榄绿背部为显著特征,繁殖期雄鸟具有黑色面部面具,橙色胸部,而雌鸟和幼鸟则较为暗淡,但胸前略带橙黄色,腹部白色。

外形特征:繁殖期雄性坦桑黑脸织雀的前额、眼圈、脸颊、耳羽、下巴和喉咙为黑色,面具延伸至胸部中部;头顶为深栗棕色至眼后,后冠和颈背为金黄色,肩部和背部为黄绿色,臀部金黄色,尾巴绿褐色;上翼为褐色,飞羽有狭窄的黄色边缘,翼羽有宽广的黄色边和尖端;胸腹和两侧为栗棕色,大腿、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为金黄色。雌鸟和幼鸟上体黄绿色,头部和肩部有浅色条纹;下方为黄色,胸有橙色晕染;虹膜棕色,喙和腿为棕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被描述为无旋律的混合声,包括叽喳声和啾啾声,偶尔带有颤音。还发出“咔嗒”、“咕噜”和快速的“啾啾”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含有纸莎草(Cyperus papyrus)、香蒲(Typha)和芦苇的沼泽地带,有时远离干燥陆地;夜间栖息于沼泽。推测为留鸟。主要食物为草籽,曾在白蚁丘附近的林地中觅食,可能捕食白蚁。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坦桑尼亚为四月,可能在赞比亚为十二月。可能为一雄多雌制。雄鸟在有高达150个巢的殖民地中建立领地。巢呈药壶状,无入口隧道,由雄鸟用窄条草叶紧密编织,顶部有草条构成的明显天花板,碗状巢室铺有细小的草穗和羽毛;悬挂于水面上方的灌木丛中,或附着于单株草或芦苇茎的一侧,距地面或水面高度1.5-3米。每窝产卵2-3枚,颜色为蓝色带深棕色斑点或灰橄榄色带模糊的深色标记,七枚卵平均大小为20.4×13.8毫米(坦桑尼亚);关于孵化期和育雏期的信息未知。部分巢穴因大象觅食而被破坏。

区别辨识:与其他类似的黑脸织雀相比,如卡坦加和黑额织雀,繁殖期雄鸟的坦桑黑脸织雀更显黄色,缺乏栗色调,而刚果黑额织雀的面具延伸过顶冠,下体呈强烈栗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西南部的坦桑尼亚和东北部的赞比亚,具体范围包括南卢夸湖周边的沼泽地带。

其他:此物种在卢库瓦(坦桑尼亚)的当前状况不确定,大部分栖息地现在位于划定的狩猎保护区。当地人曾收集巢中的雏鸟作为食物,但不清楚这一做法是否仍在继续。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坦桑黑脸织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