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琵鹭(英文名:Royal Spoonbill,学名:Platalea regia),是鹈形目鹮科琵鹭属的鸟类。引人注目的大型白色涉禽,以其独特的黑色勺状喙和黑色面部皮肤著称。繁殖季节时,成鸟头部后方会长出细长的白色羽毛。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的淡水和盐水湿地,偶尔在南澳西部较为稀少。
外形特征:澳洲琵鹭高约80厘米,体重在1.4至2.07千克之间,翼展约120厘米。其喙长而扁平,呈勺状,黑色,面部皮肤也是黑色,眼上方有醒目的黄色斑块。繁殖季节的成鸟会在头后部发育出长长的白色羽饰。雄鸟体型略大,喙、腿较长,有时头顶羽饰也更长。非繁殖季节的成鸟缺少羽饰和黄色颈基。幼鸟外观类似非繁殖季节的成鸟,但喙较短且平滑,缺乏头部的红色和黄色斑块,以及初级飞羽的黑色尖端。
鸣叫特征:通常在远离繁殖群落时保持沉默。叫声包括哼哼声、低吼声和柔和的呱呱声“huh-huh-huh-huh”。也会发出喙拍打声,但不像大多数鹳类那样有真正的喙击声。幼鸟在乞食时会发出高音的芦苇似的尖叫“reeeeuh....reeeeuh...”。
生活习性:栖息于淡水湿地,包括沼泽、淹没的牧场、泻湖、污水处理厂、池塘和湖泊的浅水区,以及受保护的海滨环境,尤其是潮间带泥滩,偶尔出现在海岸泻湖、盐田和红树林。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一些个体在稻田中频繁出现。大部分沿海种群似乎定居不动,但其内陆迁移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澳大利亚和南新几内亚之间有记录的移动。在新西兰,繁殖后分散到河口和其他湿地。在新西兰的殖民化和太平洋多个岛屿上记录的迷鸟证实了偶尔的长距离移动。
生长繁殖:在澳大利亚,繁殖期一般为9月至11月在南部,2月至4月在北部,具体时间可能因当地水文条件而异。在新西兰,有报告称繁殖期为9月至11月。巢筑于湿地中的树、灌木或芦苇上,偶尔在地面。巢是由树枝和细枝构成的浅平台,内部铺垫柔软植被。巢通常位于水面之上,如红树林、纸皮柳Melaleuca spp.等树木的树冠中。在新西兰的kāhikatea树Dacrycarpus dacrydioides中也有筑巢记录。一窝通常有3枚卵(2至4枚),孵化期约为20至25天,雏鸟孵化后覆有白色绒毛。家庭群体在离巢后一段时间内仍保持在一起。
区别辨识:与黑脸琵鹭相比,澳洲琵鹭的喙和面部皮肤颜色更深,眼上方有明显的黄色斑块。雄鸟体型稍大,喙、腿较长,有时头顶羽饰更长。幼鸟和非繁殖季节的成鸟相似,但喙较短且光滑,缺乏头部的红黄色斑块。不同亚种间的辨识要点主要体现在体型、喙长和羽饰长度上的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全球种群数量未知,估计在25,000至100,000只之间。在东澳大利亚和北澳大利亚的适宜生境中普遍常见,但在南澳大利亚西部较为稀少。近年来在新西兰的出现频率增加,可能与澳大利亚的进一步迁徙有关。在新几内亚南部,尤其是在Trans Fly地区较为常见。在印尼苏拉威西岛、摩鹿加群岛和小巽他群岛,它是罕见且不规则的访客。
地理分布:繁殖区主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新几内亚的中南部。非繁殖区扩展至爪哇岛、印尼苏拉威西岛、印尼摩鹿加群岛、塔斯马尼亚岛、所罗门群岛南部和新喀里多尼亚。在澳大利亚,由于自然淡水湿地的人为改变,物种面临威胁,但人工湿地如新南威尔士州的稻田提供了额外的觅食栖息地。
其他:历史上,许多自然淡水湿地因排水、盐度增加和休闲活动而被改造,这对澳洲琵鹭的生存造成了影响。物种对干扰非常敏感,特别是在繁殖季节。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澳洲琵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