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鹨莺

Rufous Songlark Cincloramphus mathewsi

棕鹨莺(英文名:Rufous Songlark,学名:Cincloramphus mathewsi),是雀形目蝗莺科Cincloramphus的鸟类。澳洲特有种,由英国鸟类学家Tom Iredale于1911年首次描述。其属名Cincloramphus结合了希腊语cinclus(摇摆)和ramphos(喙),种小名纪念Gregory Mathews。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但塔斯马尼亚岛和北领地北部较为罕见。

外形特征:中等体型的棕褐色鸣鸟,具有一条醒目的锈色臀部和上尾覆羽。成年雄鸟体长约19至21厘米,重30至42克;雌鸟略小,约17至18厘米,体重25至27克。头部上方为暖色的黄褐色,冠部颜色更深,带有黑色至褐色的羽轴纹。眼眉线淡而隐约,耳羽上方呈暖褐色,眼下方有灰白色斑点。颈背和头部侧面几乎无斑点,肩羽、背部和翼盖有明显的黑色至褐色羽轴纹。翅膀为温暖的褐色,尾羽黑色至褐色,边缘锈色。下体自喉部向下逐渐变为淡黄灰色,仅侧胸处可见微弱的暗色斑点,有时形成细窄的项圈状斑纹。虹膜深褐色,喙为淡角质色,繁殖季节雄鸟喙端变黑,腿为褐色至肉色。幼鸟外观类似成鸟,但胸部有带状斑纹,腿部颜色更鲜艳。

鸣叫特征:雄鸟在繁殖季节从树梢或飞行中发出几乎金属质感的磨擦声和尖叫系列,首音节突然如鞭响,可描述为“wit-cher, wit-cher, wit-cher-wichy-weedle”。在栖木上的歌声通常是一长串下降的颤音,结尾常伴随爆炸性的“wichy-weedle”。还有责骂般的噼啪声和尖锐的“tik”叫声。繁殖季节后变得寂静且不显眼。

生活习性:栖息于轻度树木覆盖的草原、稀树草原和有零星高树的农田地带,避免裸露无树的环境和茂密森林。在Nullarbor平原上,它们会出现在灌木丛生的洼地(称为“dongas”)。高度迁徙或游荡,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离开繁殖区,分散到澳大利亚北部内陆,从西澳大利亚北部向东至昆士兰中部,但在阿纳姆地和卡奔塔利亚湾以及大分水岭东侧太平洋沿岸极为罕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包括蜘蛛、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偶尔吃小种子。独自或分散群体觅食,穿梭于草丛间,地面取食。受惊时,会深起伏地飞离。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8月至次年2月,南新南威尔士州主要在10月至12月,有时产两窝。雄鸟强烈多配偶制,部分雄鸟与三名以上雌鸟交配,对其他接近领域的雄鸟极具攻击性和坚持。雄鸟在散布的高树顶、围栏柱、白蚁丘或岩石露出地等地方或在领土内多个栖木之间盘旋飞行时发出鸣叫。巢由雌鸟单独建造,为编织草叶构成的杯状巢,内衬细草或毛发,有时顶部稀疏封闭,外部直径11.5厘米,深度7.5厘米,内部直径6厘米,深度5厘米。巢隐藏于地面密集草丛中,位于草丛基部或被倒伏枝条或原木部分遮蔽。一窝产3或4枚卵,仅雌鸟孵卵;关于孵化期和育雏期的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褐鹨莺相似,但雄鸟明显较小,且褐鹨莺雌鸟缺乏锈色臀部。雄鸟与雌鸟在羽毛图案上相似,但雄鸟体型显著较大。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除塔斯马尼亚州和北领地北部以外。非繁殖期遍布澳大利亚中部。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州最为常见。

其他:在某些年份,由于其游荡的生活习性,特定地区的数量会比其他年份更加丰富。一项1963年至1971年在新南南威尔士州的研究显示,其种群密度可能呈现两年周期性的丰歉交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鹨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