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柳莺(英文名:Island Leaf Warbler,学名:Phylloscopus poliocephalus),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头部呈灰白色,具黑色过眼纹,身体余部黄绿色。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拥有19个亚种。国际鸟类联盟(IOC)10.1版中,maforensis独立成为农福尔柳莺,misoriensis独立成为比岛柳莺。
外形特征:海岛柳莺是一种小型柳莺,体长约10厘米,重量介于7至11.5克之间。成年个体的头部灰白,冠部和面部略带橄榄色,没有明显的冠纹。上体为灰橄榄色,大覆羽的黄色尖端形成模糊的翼带,飞羽边缘亮黄绿色,尾上覆羽暗棕色,尾羽边缘黄橄榄色。喉部脏白色,胸部灰色,两胁橄榄色,腹部淡黄色。虹膜深色,喙角质色,腿的颜色未详述。雄雌同型,幼鸟描述不明。
鸣叫特征:海岛柳莺的鸣唱多样,包含相对长的滑音,频率可达10kHz,较之的歌曲更为缓慢和高亢,且有‘wispy’的描述,短语更短且间隔更大。叫声在觅食时常发,为细长或高音的‘sissiiiweee’。
生活习性:海岛柳莺广泛分布于蒙塔纳原始和次生森林(包括选择性砍伐地区)以及海拔750米以上的灌木丛,仅matthiae亚种也出现在低地。在新几内亚,通常生活在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至2400米),但在非繁殖季节会降至更低高度(最低至640米)。在美拉尼西亚,如新爱尔兰岛海拔840米以上,新不列颠岛海拔1100米以上,布干维尔岛海拔700米以上,马基拉岛海拔500米以上。在印度尼西亚,如塔利阿布岛海拔450米以上,佩伦岛海拔700米以上,塞拉姆岛海拔300米以上,布鲁岛海拔800米以上,以及凯岛和奥比岛海拔350米以上(后者最高至1550米)。
生长繁殖:海岛柳莺的繁殖、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化和育雏等生长繁殖信息未提供。
区别辨识:海岛柳莺与其他同属物种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下体更黄,上体颜色更深,有时可见中央冠纹。与其他亚种相比,有细微的外观和分布差异,例如henrietta亚种灰度更高,less brownish-olive色冠,everetti亚种灰棕色冠,淡灰色超眉,水白色内网边缘的外尾羽,喉咙到上胸白色,其余下体硫磺黄色除绿色两胁;waterstradti亚种灰冠更淡,上体更绿。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海岛柳莺是一个受限制分布的物种,局限于Geelvink群岛EBA。在Numfor岛上被认为数量稀少,全球范围内可能不超过10,000只成熟个体,估计在2500-9999只成熟个体之间。Numfor岛上大量森林已被破坏或退化,导致其栖息地丧失,全球范围内种群数量缓慢下降。目前在Numfor上没有保护区,需要紧急调查以获得更好的种群估计和趋势。计划在Numfor建立自然保护区值得支持。
地理分布:海岛柳莺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包括印尼邦盖群岛和印尼苏拉群岛(东部,印尼苏拉威西岛)、印尼摩鹿加群岛至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
其他:海岛柳莺的多个亚种在分布区域和外观上有细微差别,其中paniaiae亚种在西新几内亚较为罕见;avicola亚种(Kai岛)仅知从模式标本中记录。becki亚种近期在伊莎贝尔和马莱塔岛没有记录。在塔利阿布岛上常见,但当地种群的分类状态需要进一步研究。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海岛柳莺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海岛柳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