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

Oriental Stork Ciconia boyciana

东方白鹳(英文名:Oriental Stork,学名:Ciconia boyciana),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大型的鹳科鸟类,广泛分布于东亚的广阔湿地和田野,尤其在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和西伯利亚东南部。曾因过度猎杀、栖息地丧失和污染等因素导致数量急剧下降,现今全球数量估计在1000至2499只之间,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东方白鹳整体白色,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拥有红色的腿和黑色的喙。

外形特征:东方白鹳体长可达100-129厘米,身高110-150厘米,体重在2.8-5.9千克之间,翼展约2.22米。其羽毛整体白色,对比鲜明的黑色飞羽尤为显眼。头部有窄红眶,眼圈红色,虹膜呈现淡黄白色,喙黑色且略曲,尖锐。成鸟与幼鸟相似,但幼鸟的喙呈橙色。雌雄差异不大,雄鸟略大,主要体现在喙至后颈的距离以及喙至喙缝点的距离上。

鸣叫特征:东方白鹳在繁殖地会发出微弱的“shuu”或“hyuu”声,随后会进行响亮的喙击展示。

生活习性:东方白鹳偏好栖息在有零星树木的沼泽、湿地、河流边缘和稻田附近,以鱼类、昆虫、两栖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它们在迁徙季节会形成数十乃至数百只的大群。在中国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和沼泽地带。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4-6月,筑巢于树顶,巢由干树枝构成,内部垫有枯草、绒羽和苔藓。每窝产卵2-6枚,卵呈白色,孵化期约为31-35天。雏鸟晚成性,由双亲共同喂养,约在55天后能够短距离飞翔,60-63天后随父母离开巢穴。

区别辨识:白鹳相比,东方白鹳体型更大,嘴黑色,眼周皮肤红色,虹膜透明,中央有黑点。与钳嘴鹳的区别在于嘴色更深,更细长,下嘴不弯曲,且面部裸露皮肤颜色不同。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东方白鹳在全球的数量持续下降,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同时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繁殖于中国东北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西伯利亚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冬季主要在中国南部和东南部过冬,包括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其他:尽管东方白鹳曾在日本和韩国灭绝,但自2007年起,日本已报道了野生东方白鹳的成功繁殖。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东方白鹳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