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腹地莺

Grey-bellied Tesia Tesia cyaniventer

灰腹地莺(英文名:Grey-bellied Tesia,学名:Tesia cyaniventer),是雀形目树莺科地莺属的鸟类。体长约9.5厘米,姿态直立,上体橄榄绿色,头冠略淡,眼上具明显的浅色眉纹,下体呈灰色,喉部及腹部中央几乎白色。分布于尼泊尔至东南亚,包括中国南部、印度东北部等地。

外形特征:体长9-10厘米,体重8-12克,是一种小型立姿直立、几乎无尾的地莺。上体为明亮的橄榄绿色,冠部稍浅,眼上具有亮绿色眉纹,宽黑眼线;下体灰色,喉部及腹部中心近乎白色。虹膜深色,喙部深色,基部三分之二下颌黄色;腿橄榄棕色至肉粉色。雄雌外观相似,幼鸟上体为淡橄榄色,下体较为暗淡,喉部及腹部中心颜色更淡或偏灰。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的‘trrrrrk’颤音叫声。其歌声在4月至5月间最为频繁,由一系列短促、响亮且模糊的乐句组成,先以几声高音单音开头,如'ji ji ju ju ju-chewit, ji ju’wiiwi, ji ji ji’wi-jui',比金冠地莺的歌声音调慢,缺乏后者那种爆炸性的杂乱音符。

生活习性:栖息于茂密的阔叶林下层,主要在湿润的山谷、湿地或溪流附近的蕨类、荨麻和矮竹丛中活动,海拔1500至2550米之间,大多高于1800米。非繁殖季节下降到较低海拔,低至60米。活跃于地面和植被中,偶尔会攀爬至离地约6米的高度。冬季会迁移到更低的地区,如印度阿萨姆邦北部。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5月至7月。巢为苔藓编织的球状结构,放置于离地不到0.5米的灌木、藤蔓或树侧的苔藓中。一窝产3-5枚蛋,关于孵化期和育雏期的信息尚未记录。

区别辨识:与非常相似的金冠地莺相比,灰腹地莺具有更淡的灰色下体、不那么黄色的顶冠和明显的浅色眉纹。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印度北部、尼泊尔东部、中国南部、缅甸、老挝和越南北部常见,泰国西北部罕见。在柬埔寨卡达莫山脉可能是稀有留鸟或冬候鸟,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纳美里国家公园为常见冬候鸟。

地理分布:分布于尼泊尔至东南亚,包括中国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湖南南部)、印度东北部(自北阿坎德邦向东)、孟加拉国、缅甸(除中部和南部)、泰国西北部、柬埔寨西南部、老挝北部和南部、越南(东京、中部和南部安南)。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灰腹地莺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