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雀嘴鹎(英文名:Crested Finchbill,学名:Spizixos canifrons),是雀形目鹎科雀嘴鹎属的鸟类。体型较大,约22厘米,具独特橄榄绿色,拥有象牙色厚实的雀嘴,头部黑色,头顶有向前竖立的黑色羽冠,下体绿黄色。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包括西藏东南部、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分布区域狭窄,数量并不丰富,需注意保护。
外形特征:凤头雀嘴鹎体长约19至22厘米,重约44克。头部大部分为暗灰色,额头为浅灰色,下巴、喉咙、面罩和后冠黑色,脸部下方和耳羽有淡灰色,冠羽延长形成竖立的黑色尖顶。颈背至尾上覆羽为橄榄绿色,翅膀为暗橄榄色,翼羽边缘有突出的黄绿色。尾巴相似,但有宽黑端带;胸部和两侧橄榄绿色,腹部和下尾覆羽逐渐变黄。虹膜颜色从深棕色到红棕色不等,喙为淡黄角质色,脚和爪为粉红或棕色肉色。雌雄相似,但雌鸟比雄鸟明显较小,黑色冠羽较暗,喉咙中部为灰色。幼鸟更暗淡,冠羽短,头部图案弱(绿黄色额头,淡棕色耳羽,对比鲜明的黑色冠羽和颈背,棕色喉咙),下体淡黄色带暗棕色橄榄色胸带,尾带不明显;虹膜暗棕色,喙为淡肉色或暗色,脚和趾为角质肉色。
鸣叫特征:发出独特而冒泡的上升颤音,常以明确的短语呈现,也发出响亮、满腔的喷射系列粗糙而略带音乐性的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放和矮化常绿及落叶森林,山区灌木丛,次生植被和草地,偏好竹子和荆棘(Rubus)茂盛的清理区。常见于海拔1200至2500米,但在繁殖季节可达4000米,冬季偶尔降至900米(最低至300米)。以种子(如小米、草)、豆类、豌豆、各种水果(如缅甸的Leucospectrum)以及昆虫为食,包括小型甲虫(Coleoptera)、蛾(Lepidoptera)和双翅目苍蝇。在所有层次觅食,偶尔在飞行中捕捉昆虫。非繁殖期形成单物种群体,有时包含50至100个个体,或与领雀嘴鹎混合群体(中国南部、越南北部);已记录在结果的无花果树(Ficus)中与其他鹎共同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3月至7月,大多数在缅甸钦山(Chin Hills)的成对凤头雀嘴鹎在4月底已有雏鸟。似乎合作繁殖,但证据较为有限。巢为紧凑的杯状,由强韧纤维和少量弹性枝条制成,通常没有内衬,固定在几根直立的枝条之间,或安置在粗壮的叉枝上,通常位于低矮灌木(如Rubus)或小树1至3米高的位置,常在密集低矮的次生植被中;在钦山的一些巢穴是由藤蔓的螺旋状卷须编织成浅碟状,大多未加内衬,或仅用少许绒毛或细草做内衬。每窝产卵2至4枚,通常为2枚;关于孵化和离巢期的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凤头雀嘴鹎与领雀嘴鹎的区别在于凤头雀嘴鹎的额及脸颊为灰色,无白色前颈环,冠羽较长。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缅甸和泰国北部高地相当常见,但在中国稀缺。可能在孟加拉国东南部也有分布(据报道来自Chittagong Hills,但无确切记录)。其分布范围多为难以到达的地区,总体种群必须是庞大的且相对安全。这是少数几个从刀耕火种农业中受益的亚洲山区物种之一,因为这促进了它偏好的灌木丛生境。它是一种受欢迎的笼鸟,但持续的低水平捕捉并未减少其种群数量。在山区花园中可能成为害鸟,群体可能损害农作物如豌豆等。
地理分布:东洋界: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北部。在繁殖季节可上至海拔4000米,冬季可能降至300米。
其他:凤头雀嘴鹎因羽色艳丽,食性杂,易于饲养,近年来多被作为笼养观赏和出售,导致种群数量更趋减少,应注意保护。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凤头雀嘴鹎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