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燕

Common Diving Petrel Pelecanoides urinatrix

鹈燕(英文名:Common Diving Petrel,学名:Pelecanoides urinatrix),是鹱形目鹱科鹈燕属的鸟类。鹱科中四种类似鸥类的小型海鸟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大西洋岛屿、南印度洋亚南极岛屿、新西兰近海岛屿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岛屿。

外形特征:体长20-25厘米,体重86-185克,翼展33-38厘米。上体包括背部、翅膀和尾羽呈灰黑色至黑亮色,翅膀较褐,尤其是在初级飞羽处,肩胛部分有淡灰色斑点,形成白色线条,但很快磨损。下体除颈部两侧有灰色至深灰色斑块外,其余部位为暗白色。喙粗壮,侧面平行,鼻孔较长,超眼线锐角终止于眼前方。飞行时颈部略显长,通常缺乏明显的白色肩胛线条,除非羽毛新鲜。喙、腿和脚颜色随季节和个体差异。

鸣叫特征:仅在繁殖群落周围发出声音,飞行和洞穴中都能听到,雄鸟发出一秒长的‘kooo-ah’声,音调缓慢上升,雌鸟产生稍长的‘kuaka-did-a-did’声。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在比南乔治亚潜水海燕更靠近陆地的近海水域,但也出现在远海水域。以浮游甲壳类动物为主要食物,包括各种大小的浮游生物。捕食方式为潜水捕食,深度可达60米,冬季深度较浅,夏季较深。在平静水域的潜水时间更长,平均约29秒,而在强流影响的水域平均约3秒。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点而异,筑巢于陡峭斜坡或森林中的土洞,洞深15-150厘米,每窝产一枚蛋,平均尺寸40.2毫米×31.6毫米,平均重量14.9-16.5克。孵化期53-55天,雏鸟孵化后10-15天被亲鸟喂养,每次喂食约26克。45-59天离巢,此时体重约125克。性成熟期为2-3年。

区别辨识:与南乔治亚潜水海燕相比,本种具有较小和较窄的喙,且下颌后部无黑色条纹。南乔治亚潜水海燕的内侧主翼羽为浅色,而本种为棕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亚热带至亚南极的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岛屿。非繁殖季节分布在南美洲南部周边的温带和亚南极海域以及新西兰东部海域。

其他:全球估计至少有700万对繁殖对,约1600万只个体。因引入哺乳动物的捕食,数量大幅减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鹈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鹈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