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枕蓝鸦(英文名:White-naped Jay,学名:Cyanocorax cyanopogon),是雀形目鸦科蓝鸦属的鸟类。这种大型鸦科鸟拥有刺眼的黄色眼睛和挺立的额前羽毛,额冠和头顶黑色,侧面的头颈、喉咙和胸部呈赤褐色,眼上方和下方有蓝色斑块,与黑色面部形成鲜明对比。其自然栖息地主要为南美的巴西东部,包括干燥灌木区、干森林、河岸森林和次生林。
外形特征:体长约35厘米,体重介于110至160克之间。额前的羽毛质地坚硬,向后逐渐变得柔软,形成一个丝绒般的但不膨胀的顶盖。头部侧面、颈部侧面、喉咙和胸部颜色为赤褐色,眼上有一小块被白色重洗的深蓝色斑点,眼下后方有一纯正深蓝色斑点,面颊区域为暗青蓝色。枕部和颈后为白色,颈后部分个体略带蓝色。上体灰色角质色,翅膀上部暗褐色,尾巴赤褐色,尾羽尖端有宽广的白色边缘。虹膜亮黄色,喙和腿黑色。雌雄相似,幼鸟的眼斑较小,面颊条纹较窄且颜色较淡。
鸣叫特征:拥有丰富的声音库,最常听到的是旋律金属声'chyup-chyup'的叫声,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如黄头叫隼。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干燥的灌木区和干森林,海拔400至1100米。常见于河岸森林、次生林和热带落叶森林边缘。在受干扰环境中,饮食以动物为主(主要是蚂蚁和蜘蛛),也吃果实、花朵和种子,以及人类的食物残渣。飞行时以地面为主要觅食场所。
生长繁殖:关于繁殖细节未有详细记录。据当地人的报告,巢筑得较差,离地约3米,一窝可能含两枚卵。
区别辨识:与绒冠蓝鸦相似,后者具有蓝色枕部和更大的冠羽。两物种间存在杂交现象,导致辨识困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其分布范围内普遍常见,但在巴伊亚州有证据显示数量有所下降,可能是捕捉作为笼鸟交易的结果。最近在埃斯皮里托桑托州的扩张似乎是因为森林砍伐。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包括干燥灌木区、干森林、河岸森林和次生林。
其他:有时成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也被当作宠物饲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枕蓝鸦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枕蓝鸦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