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尾(英文名:Greater Racket-tailed Drongo,学名:Dicrurus paradiseus),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 带箭鸟、长尾姑、大拍卷尾,中等体型的亚洲鸟类,以其独特的尾羽结构和头部的倒钩羽毛而闻名。其尾部拥有延长的外侧尾羽,仅在尖端有网状结构,这使它在森林环境中极为显眼。分布广泛,从喜马拉雅山脉到东南亚岛屿,包括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活跃于黎明前和黄昏后,以多样的叫声和模仿能力吸引注意。
外形特征:大盘尾是一种大型的黑色卷尾科鸟类,具有倒钩状的尾羽和明显的向后弯曲的顶冠。幼鸟颜色较暗淡,可能缺乏尾羽流苏。成鸟的颈背光泽蓝绿色或绿蓝色,胸斑较小,边缘带有光泽。顶冠平均长度约24毫米,中央尾羽平均138毫米,外侧尾羽可达393毫米,尾羽拍打器平均89毫米。雄雌相似,但雄鸟的体重通常更重。不同的亚种在尾羽形状、顶冠发育程度和大小上有显著差异。
鸣叫特征:非常嘈杂,发出各种各样的叫声,包括金属般的叮当声和模仿其他多种鸟类的声音。黎明前就开始鸣叫,发出单调的“kit-kit-kit-kit-kit...”,持续到日出。随后会发出一系列响亮的叫声和颤音,或悦耳的铃声和哨声。典型的歌声是响亮的金属声爆发,重复几个急促的断奏音符,以清晰的尖锐音符开始,随后是鼻音,整个曲调突然开始和结束。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活动范围包括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它们也出现在竹林、农田和村落附近的丛林、果园和疏林草坡等开阔地带。大盘尾以昆虫为主食,偶尔也会吃小型脊椎动物。它们会独自或成对活动,有时形成3-5只的小群。飞行时,拖着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
生长繁殖:繁殖期一般在4月至6月,营巢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建在树梢高处的分枝末端,由细枝、芦苇、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固定在枝杈上,距离地面5米以上。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带有淡红色、褐色或紫色的斑点,孵化由雌雄双方轮流承担。
区别辨识:与其他卷尾科鸟类相比,大盘尾的倒钩状尾羽和顶冠是其显著特征。与较小的卷尾种类,如小盘尾,可以通过尾羽形状和顶冠的存在与否来区分。不同亚种之间在尾羽长度、顶冠形状和大小上存在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Ⅱ级(2021.02.05)
地理分布: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
其他:在文化上,大盘尾因其清脆的鸣叫声而在印度多个地方被称为kothwal,类似于警察或守卫的角色。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大盘尾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