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山椒鸟

Grey-chinned Minivet Pericrocotus solaris

灰喉山椒鸟(英文名:Grey-chinned Minivet,学名:Pericrocotus solaris),是雀形目鹃鵙科山椒鸟属的鸟类。俗名: 十字鸟,雄鸟头部和背部呈暗灰色,具亮橙色腹部和逗号状翼斑,雌鸟上部颜色较淡,橙色部位为黄色。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东部、台湾、东南亚等地。留鸟,常见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森林。

外形特征:成年雄鸟头部、肩部及大部分翅膀为铅黑色,下巴淡灰色,喉咙橙色,腹部橙红至鲜橙色,雌鸟类似,但橙色部分为黄色,上体较淡。幼鸟似雌鸟,但背部具黄橄榄色条纹或斑点。成年雄鸟体重约13.5-16克,全长17-19厘米。

鸣叫特征:发出非常高的、薄而快的“tsisisip”声节,伴有短暂向下弯曲的极高音哨声。觅食时发出轻薄重复的“tswee-seet”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开阔森林,包括常绿和湿润落叶林,有时为针叶林。海拔范围从600米至3050米,冬季下降至湿润森林。集群活动,觅食小昆虫,如白蚁有翅型。加入混合种群,与小型鹎和其他食虫鸟一起。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喜马拉雅山脉至少为4月至6月,推测可能两次繁殖。巢由两性共同建造,位于树冠层,高度可达14米以上。每窝产卵3枚,卵色淡绿,有淡锈色细斑点。

区别辨识:翼斑为清晰的“7”字形。与短嘴山椒鸟区别在于雄鸟喉及耳羽暗深灰色,雌鸟额基无黄色。雌鸟可通过额基颜色和耳羽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受国家保护,具有生态和观赏价值。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中西部尼泊尔至中国东部,台湾,越南,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

其他:适应性辐射在亚洲大陆发生,后扩散至印尼群岛。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喉山椒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喉山椒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