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黑鵙(英文名:Yellow-crowned Gonolek,学名:Laniarius barbarus),是雀形目丛鵙科黑鵙属的鸟类。中等体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非洲地区,从塞内加尔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至埃塞俄比亚。以鲜艳的黑色和橙黄色冠羽为显著特征,常在森林和木本生境的浓密灌木丛中活动。
外形特征:非洲黑鵙长约23厘米,尾长而翼短,成鸟上身大部分为黑色,带有暗蓝色光泽,头部橄榄黄至橙黄色的冠羽十分醒目。喉部至腹部鲜红色,腹侧和尾下覆羽呈淡黄色。虹膜深棕色,喙黑色,腿色为蓝灰色或石板灰。两性相似,幼鸟较成鸟色彩暗淡,头顶芥末黄色,背部均匀暗褐色,下体赭黄色,胸部两侧、胁部和腹部有灰黑色条纹。
鸣叫特征:非洲黑鵙的叫声多样,主要包括响亮的哨音和咔哒声、电击般的嗡嗡声以及刮擦音,这些声音在二重奏中同步呈现。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润和干燥的林地灌丛中,包括河岸灌木、画廊森林下层、浓密的金合欢树林和其他带刺小树,偏好在树木遮荫下的木质残骸附近活动。也会出现在农地的树篱和小片砍伐过的檀香树丛中。成对或单独觅食,低空跳跃或在地面上快速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捕食小鸟和巢中幼鸟。
生长繁殖:主要在雨季繁殖,繁殖行为包括追逐和发出金属般的颤音。巢为开放的杯状结构,由粗茎交织而成,通常位于灌木丛或小型软叶树中,离地1.5至4.5米高。每窝产卵2枚。
区别辨识:非洲黑鵙与其他丛鵙科物种的区别在于其鲜明的黑色和橙黄色冠羽,以及独特的叫声。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西部,从塞内加尔到刚果民主共和国东至埃塞俄比亚,常见于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家。
其他:适应性强,但长期面临栖息地破坏、狩猎和生态失衡的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非洲黑鵙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