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颊疣眼鹟(英文名:Red-cheeked Wattle-eye,学名:Platysteira blissetti),是雀形目疣眼鹟科饰眼鹟属的小型雨林鸟类。其显著特征为脸颊两侧的栗色斑块与环绕眼睛的蓝色裸皮,雄鸟的这种特征更为明显。主要分布于非洲几内亚和塞拉利昂至尼日利亚中部和喀麦隆东北部的雨林地带。
外形特征:体型极小,丰满,色彩鲜明,几乎无尾,类似蜂鸟。雄鸟上身、喉部和上胸呈光泽黑绿,面侧有三角形栗色斑块延伸至颈侧和喉部;下体白色,眼周有大型蓝绿色("青绿")眼瘤。雌鸟较灰,光泽度弱,眼瘤发育较小,喉部黑色带光泽。幼鸟特征未详述。成年鸟眼瘤起初不发达,之后变为小型灰蓝色,喙黑色,腿脚紫灰色,虹膜深棕色。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持续、高音调的哨声,节奏约每秒三声,作为领地防御的歌声,例如“peep-peep-peep-peep…”。此外,追逐时会发出尖锐的鸣叫,鼻音“chuwwchuwwchuw”,有时成对鸣叫,还伴有鞭响声和嘶哑的摩擦声。
生活习性:生活在低地原始森林和次生森林的密集灌木层,偶尔出现在半常绿雨林、河岸森林、海岸灌丛和种植园,以及稀树草原中的小片森林。在初级森林中,通常局限于受扰动的区域,如倒木空隙或冠层较为开阔的地方。在利比里亚,高度可达1500米以上,但在喀麦隆西部保持在低海拔,如喀麦隆山南坡200-700米处。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性和基于处于繁殖状态的标本信息,大致为3月至4月、8月至9月和11月在利比里亚,2月在加纳,12月至2月在尼日利亚,1月至4月和9月在喀麦隆。推测为一夫一妻制,其他繁殖信息未知。
区别辨识:与西非和栗色疣眼鹟相似,但不具备黑色胸部条纹或广泛的栗色喉部。雄鸟眼瘤较大,雌鸟眼瘤较小且随时间变化。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利比里亚普遍且广泛分布,但在西非其他地区较为罕见或局部常见,如贝宁。在加纳西南部可能因森林砍伐而受益,该国多个保护区均有记录。在喀麦隆,此前仅在昆巴和喀麦隆山地区有少量记录,最近在塔卡曼达森林保护区发现,该区域与D. chalybea相遇。
地理分布:分布于非洲几内亚和塞拉利昂至尼日利亚中部和喀麦隆东北部的雨林地带。
其他:红颊疣眼鹟的生活习性和饮食几乎未知,已知以昆虫为食。通常单独、成对或以4-6只家庭群出现,活动于植被最低层,一般低于3米,检查堆积的树枝、枯叶、倒木和灌丛中的粗茎。经常在混群中被记录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颊疣眼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