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刺莺(英文名:Western Bristlebird,学名:Dasyornis longirostris),是雀形目刺莺科刺莺属的鸟类。又名: 长尾刺鸟或长嘴须莺,是刺莺科刺莺属的小型陆栖鸟种,特有于西澳大利亚沿海的密集灌木丛。灰褐色羽毛,上体具淡色条纹,下体类似但颜色更浅,拥有深红色眼睛,红棕色翅膀,明显的颊纹,以及渐细的锈色长尾。喙周围暗色硬羽赋予其名。鸣叫声清脆,似‘chip-too-too-peetle-pet’的口哨声。
外形特征:体长约17厘米,体重26至39克。体型矮胖,翼短圆,尾长而渐细,常呈破旧状,喙中等长度略向下弯且结实。眼周及面颊区呈灰白至乳白色,具微暗斑点;耳羽淡棕色,具细白纹;头顶深棕色,具淡色斑驳;背部深棕色,肩部斑点明显;腰背及臀部锈洗深棕色;尾上覆羽锈棕色;飞羽及次级飞羽端部暗色;尾羽橄榄棕色,尾羽边缘锈色;颈侧灰棕色,具暗棕色鳞片状斑纹;胸腹部浅棕灰色,侧腹更暖棕色,具细暗斑;腹中部近白色,渐变为侧腹的暖棕色,均具细暗棕色斑纹;翅下暗灰棕色;虹膜砖红或红棕色;喙暗灰色,下颌基部乳粉;腿灰色或污粉色。两性相似。幼鸟与成鸟相似,但上体无斑点,下体无鳞片状斑纹。
鸣叫特征:鸣叫声响亮且独特,全年可闻,夏季较少,冬季和春季最为频繁。鸣唱通常从浓密的遮蔽处发出,有时自灌木顶端,甜美穿透的‘chee tiddly-too chip wee too’系列音调,有许多变化,也有较柔和的喉音短歌;鸣唱用于维持伴侣或群组间的联系,宣告领地,其中一种歌型用于领土争斗;两性均能歌唱,经常合唱。鸣唱在不同地理区域有变化:在菲茨杰拉德河国家公园,归家鸣叫常以颤音结尾;而在Two Peoples Bay,仅偶尔听到非常弱的颤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沿海的密集灌木丛,包括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活动范围固定,偶有局部移动,尤其是在森林火灾后。食物包括昆虫和种子,如Anarthria scabra、Daviesia和Acacia的种子,以及甲虫幼虫和成虫、膜翅目和直翅目昆虫,蚯蚓和蜗牛。通常单独或成对在茂密植被中觅食,有时在无人打扰的开阔地带活动。在植被中缓慢行走或跳跃,从叶片上觅食;偶尔做短距离冲刺,约50厘米。在地面或近地面觅食,或从叶片上取食。活跃,啄食地面或用喙快速探查,脚部旋转时做侧向摆动;用喙从一侧到另一侧扫除叶片。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未知,记录稀少。7月至10月/11月间繁殖,单窝产。可能终生配对,伴侣长时间共处,但需进一步证实。全年占据领地。巢大而圆顶或球形,侧面顶部有大入口,由芦苇、莎草、枝条和粗草茎松散构建,内部未衬垫或铺以柔软纤维,四巢平均长度12厘米,宽度10厘米,高度12厘米;巢置于10至60厘米高的地面,隐藏于悬垂植被下,通常位于莎草丛中,有时在灌木(如Banksia)或藤蔓中;领地约6至8公顷,伴侣大部分时间在核心区域(推测为领地)的1至3公顷内。每窝几乎总是产2枚卵,淡棕色,有时接近白色,具众多紫棕色至红褐色斑点和斑块,尤其在较大端,尺寸24×18.6毫米;孵化和育雏周期信息缺失;幼鸟与成鸟同住至离巢后,可能至次年1月独立。通常仅一枚卵孵化成功;有报道称有时仅一枚卵受精。
区别辨识:与其他刺莺相比,西刺莺具有较短的尾巴,但尾羽仍相当长,呈锈色,具深棕色条纹。身体锈色,下体羽毛暗棕色,形成鳞片状外观。红眼和前颈及面部的灰白色是识别特征。鸣唱和行为模式也是区分关键。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澳大利亚西南部,自Two Peoples Bay至Waychinicup,以及菲茨杰拉德河国家公园。小规模移植群体曾在Albany西的Walpole附近存在,可能现已灭绝。
其他:历史上,西刺莺曾遭受严重栖息地破坏,尤其是森林火灾和土地开发导致的生境收缩。对火灾尤为敏感;过度燃烧和排水与土地开垦相关,导致分布范围缩减。在定期燃烧间隔不足5至10年的区域,植被恢复时间不足,造成局部灭绝。在燃烧频率低的区域,族群能够迁移至邻近未烧毁区域,但大规模失控的森林火灾仍构成重大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西刺莺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