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臀洋海燕

Elliot's Storm Petrel Oceanites gracilis

白臀洋海燕(英文名:Elliot's Storm Petrel,学名:Oceanites gracilis),是鹱形目洋海燕科洋海燕属的鸟类。小型的海洋鸟类,主要分布在北部洪堡寒流区域(智利北部海岸可见)和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以黑色身躯、白色臀部和腹部为显著特征,分布范围虽限,但数量可观。

外形特征:白臀洋海燕体长约15至16厘米,体重约14至17克。全身呈深褐色,头部颜色较浅;上体覆羽具白色,形成鲜明的马蹄形斑纹;尾部方形,尾羽末端两对外侧有基部白色羽轴;上翼深褐色,大覆羽灰白色,尤以外侧和中央覆羽为甚;下翼深色,仅大覆羽、中覆羽尖端及大主覆羽大部分呈白色,形成银色带状;下体除明显的白色腹部至后侧腹及侧尾下覆羽外,其余部位与上体颜色相近;大腿处有窄窄的暗色条纹将其与腹部白色区域隔开。眼睛深棕色,喙、腿和脚黑色,蹼黄色边缘黑色。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开阔海域,常见于凉水区域,靠近陆地。在洪堡寒流沿岸的南美洲西岸,活动范围大致在北纬2度至南纬33度之间。以小鱼(包括海狮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捕食后留下的残余)和浮游甲壳类动物为食。主要在飞行中觅食,通过在水面拍打和偶尔的俯冲获取食物。经常跟随船只和拖网渔船,据报道会与鲸类一同出现。

生长繁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繁殖季节可能在4月至9月的冷季。在智利和可能的秘鲁,繁殖习性知之甚少,但在1月初在智利北部观察到正在孵化和喂养雏鸟。筑巢于岩石缝隙中,宽度1至2米,高度可达15厘米,深度约1至2米,离地面0.5至2米高,巢间距仅为30至40厘米。每窝产一枚无斑点的白色蛋,大小约为26.9毫米×19.5毫米。已知的唯一繁殖地面临老鼠和火灾的潜在威胁。

区别辨识:白臀洋海燕以其体型较小、尾部方形、下体大面积白色为识别特征。与之相比,黄蹼洋海燕体型略大,但不具备白臀洋海燕的白色腹部特征。白臀洋海燕的飞行不如加岛叉尾海燕那样有力。

保护现状:IUCN:DD(数据缺乏)。虽然数量众多,但目前只有一个已知的繁殖地,即智利北部的Chungungo岛,那里最多发现了20个巢穴。加拉帕戈斯群岛估计有数千至数万只,但具体数字未知。目前没有已知的直接威胁,但需保护已知繁殖地免受老鼠和火灾的影响。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智利中部的Chungunga岛至少;可能还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岛。非繁殖区域:从厄瓜多尔到智利中部的洪堡寒流及加拉帕戈斯群岛周围水域。

其他:尽管在海上频繁出现,但白臀洋海燕的繁殖地十分神秘,仅在2003年前于智利沿海的Isla Chungungo发现过一个巢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虽然该物种似乎为居民鸟,但具体的繁殖地仍未被发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臀洋海燕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