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大嘴霸鹟(英文名:Sulphur-bellied Flycatcher,学名:Myiodynastes luteiventris),是雀形目霸鹟科大嘴霸鹟属的鸟类。大型的霸鹟科飞鸟,以其独特的黄色腹部和粗犷的条纹著称。该物种分布于北美东南部亚利桑那州至哥斯达黎加,冬季迁徙至南美洲亚马逊地区的东部安第斯山麓过冬。繁殖期通常在夏季湿季到来时开始,选择峡谷中的梧桐树(Platanus sp.)作为筑巢场所。
外形特征:黄腹大嘴霸鹟体型中到大,长约18-20厘米,重45-49克,两性相似。头部特征明显,有白色眉纹和髭纹,黑色眼罩和颊纹。下颏黑色或有时白色,喉咙白色,其余下体为硫磺黄色,有深色粗条纹。冠至臀部呈灰色橄榄色,有较暗的条纹和斑点。下臀至尾基部大部分为红褐色,尾羽中央有暗色条纹。翅膀为深棕色,边缘有白色或淡肉桂色。喙结实,宽而黑,下颌基部可能有不明显的淡色区域。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翼羽边缘更广泛地呈肉桂色,上体略带棕色,头顶黄色较少,最外侧尾羽有较窄的黑色条纹。
鸣叫特征:其叫声独特,被描述为类似玩具发出的嘶嘶声,具体为“weel-yum weel-yum”(威廉姆斯叫声)或“squeez-ya”。在繁殖季节,叫声通常在迁徙北上时听到。
生活习性:黄腹大嘴霸鹟偏好居住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山区峡谷森林中。它们在树洞或旧啄木鸟洞中筑杯状巢。以飞行昆虫为主要食物,也会吃浆果和种子。它们通常在高处的开放枝干上等待,然后飞出捕捉空中飞行的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夏季湿季,雌鸟会在树洞或旧啄木鸟洞中产下2至4枚蛋。
区别辨识:与杂色纹霸鹟和纹大嘴霸鹟区分,后者较小且喙较小,面部图案更鲜明,下体条纹更模糊。纹大嘴霸鹟叫声为鼻音重复的'behk!',而黄腹大嘴霸鹟叫声为特有的尖锐哨声。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包括美国西南部至哥斯达黎加,非繁殖区域位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西部。
其他:该物种于1859年首次正式描述,其在美国的出现最早记录于1874年的亚利桑那州Huachuca山脉。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黄腹大嘴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