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蝇霸鹟(英文名:Great Kiskadee,学名:Pitangus sulphuratus),是雀形目霸鹟科大食蝇霸鹟属的鸟类。体型较大、色彩鲜明。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美国南部至阿根廷中部。其独特的黄色腹部、黑白相间的头部图案以及响亮的‘kis-ka-dee’叫声使其易于识别。
外形特征:大食蝇霸鹟体长约24厘米,体重约74克。头部宽大,黑白条纹分明,冠部黑色,面颊白色,腹部鲜黄。上体呈橄榄褐色,翅膀和尾巴边缘带有赤褐色。喙、腿和脚呈黑色。雌雄相似,仅繁殖季节通过手检可见性别差异。雏鸟似成鸟,但无黄色冠斑,翼羽和尾羽边缘赤褐色更为明显。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而富有特色的‘BEE-tee-WEE’叫声,此鸣声为其命名灵感来源之一。
生活习性:偏好开放林地,常见于树梢,常近水边或开阔地带。以昆虫为主食,兼食小型脊椎动物、果实等,甚至会访问喂食站。飞行技巧高超,善于捕捉空中猎物。
生长繁殖:筑巢于树洞或高处,巢呈穹顶状,侧面入口。每次产卵3-4枚,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6-17天,雏鸟17-18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小食蝇霸鹟和船嘴霸鹟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大、喙较短且厚,翅膀和尾巴的棕色更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北美南部至南美中部,包括美国西南部、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北部直至阿根廷中部。在1957年引入百慕大群岛。
其他:被引入百慕大群岛以控制蜥蜴数量,但未能有效控制。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大食蝇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