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胁蚁鹩

White-flanked Antwren Myrmotherula axillaris

白胁蚁鹩(英文名:White-flanked Antwren,学名:Myrmotherula axillaris),是雀形目蚁鸟科点喉蚁鹩属的鸟类。自中美洲的洪都拉斯至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均有踪迹,遍及除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之外的所有南美大陆国家,以及特立尼达岛。

外形特征:白胁蚁鹩体长9至10.5厘米,体重介于5至10.6克之间,体型较小,尾巴较短。成年雄鸟的头部、颈部、背部和臀部呈深灰色,肩胛间有一隐蔽的白色斑块。尾巴黑色,羽端白色。翅膀黑色,覆羽尖端白色,飞羽边缘灰色。喉咙、胸部和腹部中央黑色,胁部白色,尾下覆羽灰色带黑白羽端。成年雌鸟脸部淡橄榄褐色斑驳,上体橄榄褐色,臀部转为红黄褐色。尾巴深棕色,覆羽边缘肉桂红褐色,飞羽边缘同样颜色。喉咙和胁部白色,胸部和腹部富于象牙色,两侧橄榄褐色,尾下覆羽红褐色。幼鸟上体和翅膀混有黄褐色和灰色,下体混有白色和灰色。

鸣叫特征:白胁蚁鹩的歌声在不同亚种间有所差异,一般表现为快速连续的突兀音符,音调下降,强度先增后平。叫声包括两声,首声较短且音调较高,有时延长至三至四声,还有尖锐的上滑音,有时重复或三连音,极短的‘pip’声,更长的‘chirr’声,以及颤音。

生活习性:白胁蚁鹩全年在其分布区内居住。它们主要以节肢动物为食,包括昆虫和蜘蛛。觅食时通常单独、成对或家庭群行动,常见于混合物种的觅食群中。觅食高度通常在2至12米,通过在密集植被中搜寻叶子来获取猎物,也会在藤蔓和树枝上觅食,采取跳跃、伸展、冲刺和短距离飞行的方式捕捉猎物。有记录显示它们会跟随军蚁群,但时间仅限几分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但总体上落在2月至12月之间。筑巢材料为枯叶和叶脉骨架,内部铺垫,用菌根粘合并悬挂在枝桠间,通常离地面约4米高,隐藏在垂下的叶片中。每窝产2枚卵,卵色为白色或粉白色,带有红色、深紫色或紫罗兰色斑点。在巴拿马的研究中,孵卵期为16至19天,白天由双方共同孵卵,夜间仅雌鸟孵卵。雏鸟在8至12天后离巢,双亲共同喂养。

区别辨识:白胁蚁鹩与其他同类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白色胁部和独特的叫声模式。不同亚种间在颜色和叫声上有细微差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的洪都拉斯东南部至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包括特立尼达岛。在南美大陆除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外的所有国家均有分布。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胁蚁鹩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