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嘴抖尾地雀

Stout-billed Cinclodes Cinclodes excelsior

粗嘴抖尾地雀(英文名:Stout-billed Cinclodes,学名:Cinclodes excelsior),是雀形目灶鸟科抖尾地雀属的大型陆栖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至厄瓜多尔的高海拔安第斯草原与牧场。体羽以棕色为主,喉部及眉纹白色,翼部可见栗色斑点,喙厚实且向下弯曲,较红翅抖尾地雀更大且喙型独特。

外形特征:体型长约20-21厘米,体重约62-66克。整体外观为大型的cinclodes,喙基部厚实且向下弯曲,尾巴相对较短。拥有从额头延伸至颈后的长白眉纹,面部深褐色带窄淡色羽干纹;头顶深褐,背部至尾上覆羽同样为深褐色;翅膀暗褐色,主覆羽黑色带褐色,飞羽基部及三级飞羽边缘呈锈色;尾部圆形,暗褐色,越向外侧的羽毛锈色越明显;喉部及颊区白色,胸上部淡褐色带模糊的淡色鳞状纹,下胸至下体棕色带淡色羽干纹,腹部灰褐色;虹膜棕至深棕色,喙黑色,跗跖及趾灰褐至黑褐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胸部斑驳更多。

鸣叫特征:鸣唱为快速升调的颤音“tr-r-r-r-r-r-r-reet”。叫声包括鼻音“kiu”或“druut”或“ken-eek”,飞行时发出低沉的啾啾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岩石质的安第斯高山草原和半湿润至湿润的山地灌丛,通常靠近水源或沼泽草地,也可在火山区域的贫瘠地带与零星灌木丛中找到。海拔分布自3200米至雪线,最高可达5200米。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小蛙,也会食用种子。单独或成对觅食,常在泥土、湿土和杂物中探查挖掘,偶尔从低矮植被中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南半球夏季,至少包括11月和12月。被认为是单配制。雄鸟会在栖木上唱歌并做拍翅展示。在土堤(尤其是松散的浮石土壤)中挖掘隧道末端筑巢,用植物物质垫底。推测产卵数为两枚,但孵化期、离巢时间及亲鸟照料细节未知。

区别辨识:红翅抖尾地雀相比,粗嘴抖尾地雀整体更大,喙更长、更厚、更弯曲。亚种columbianus上体略暗,下体更淡,翼上的锈色条纹更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主要在哥伦比亚的中央安第斯山脉托利马省,向南延伸至厄瓜多尔的阿苏艾省。栖息地包括岩石质的安第斯高山草原、半湿润至湿润的山地灌丛,以及Polylepis树林和较为贫瘠的地带。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粗嘴抖尾地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