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翅抖尾地雀(英文名:Cream-winged Cinclodes,学名:Cinclodes albiventris),是雀形目灶鸟科抖尾地雀属的鸟类。小型灶鸟科鸟类,广泛分布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中部,自秘鲁北部至阿根廷中部。该鸟以淡色翼条和锈灰色上体为主要识别特征。
外形特征:体长15至19厘米,体重约20至34克,属小型抖尾地雀。具有短喙,两性羽毛相似。冠部及背部呈锈灰色,翅膀覆羽暗褐色边缘宽而淡,飞行羽深棕色带奶油色横带。尾巴中央羽毛暗棕色,其余黑色带乳白色尖端。全身下部白色,眼睛棕色或深棕色,喙黑色基部常较淡,腿脚黑色至深棕色。
鸣叫特征:其鸣唱被描述为“cheet, cheet, cheet, prre EEEEOOOO, OOOOEEEEEE’cheet’ cheet’cheet…”,声音起伏,中间部分颤音持续3到4秒。在智利,其鸣声被描述为上升的颤音‘trrrreee’i’i’i’i’i’,通常从地面发出,有时在飞行中。
生活习性:生活在安第斯高原的多种开阔草地环境,如 páramo 草地、高山灌木丛,通常靠近水源如沼泽和溪流,常见于人类居住区附近。海拔分布范围从2500米至5000米。主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种子。单独或成对觅食,善于在地面奔跑或跳跃。
生长繁殖:在南半球春季至夏季繁殖。在阿根廷北部、秘鲁南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均有繁殖记录。巢穴建在堤岸的长隧道末端,入口直径约8至10厘米,巢室铺有草和一些毛发,位于地面以上1.1至2.5米处。一窝产两枚白色蛋,具体孵化期和育雏细节未知,但推测可能有双胎现象。
区别辨识:与白翅抖尾地雀相比,淡翅抖尾地雀上体颜色更暗淡,尾端角呈淡黄色而非白色,翅膀上的白色条纹更窄。与红翅抖尾地雀的区别在于翼条颜色、外侧尾羽的尖端颜色、下体颜色深浅以及胸部斑点的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淡翅抖尾地雀在大部分分布区内数量稳定,未受到明显威胁。在许多地区,其栖息地受到的干扰最小,可能得益于放牧的影响。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中部,范围涵盖秘鲁北部至阿根廷中部,包括智利西部和玻利维亚北部。在不同亚种中,分布区域有所差异。
其他:在2009年左右的物种划分中,淡翅抖尾地雀从更复杂的巴翼抖尾地雀(暗色花蜜鸟 sensu lato)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淡翅抖尾地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