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岩鹩

New Zealand Rockwren Xenicus gilviventris

新西兰岩鹩(英文名:New Zealand Rockwren,学名:Xenicus gilviventris),是雀形目刺鹩科异鹩属的鸟类。小型鸟类,主要分布在新西兰南岛的高山地带,以其独特的橄榄绿色羽毛和黄色侧翼而著称。这种鸟体型小巧,约9.5厘米长,雄鸟体重约为16克,雌鸟略重,约20克。

外形特征:新西兰岩鹩具有圆翅和极短的尾巴,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长腿和脚趾,脚几乎占到身体长度的一半,爪子(尤其是后爪)较长。雄鸟头部和颈部呈暗橄榄棕色,有白色眉纹,上下边沿由细窄的黑条纹包围,上体和翅膀为橄榄绿色,折翼处有明显的黑色斑块,尾巴颜色较暗。下体颜色从灰白至奶油色或近白色不等,侧翼呈黄色(南方种群更鲜艳)。雌鸟色彩较暗淡,上方和下方通常较暗。雏鸟与成年鸟的主要区别在于喙部颜色,主要是深灰色,下颚基部橙色,腿和脚颜色较深。

鸣叫特征:新西兰岩鹩发出高音调的三音节鸣叫,声音穿透力强,能够在开阔的高山地形中传播。有时会听到一对鸟进行二重唱。

生活习性:新西兰岩鹩居住在高山和亚高山环境中,偏好低矮灌木丛、开阔的碎石区和岩石滑坡地带,常见于积雪覆盖时间较长的区域。它们常在水源附近活动,例如溪流旁。活动范围在海拔1200至2900米之间,通常在林线以上,但在费奥德兰地区的亚高山灌木丛中,也会下降至约900米的高度。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甲虫、蚱蜢、苍蝇、跳虫、蜘蛛、蜈蚣、千足虫和寡毛纲生物。偶尔食用小种子和浆果,曾观察到它们从新西兰亚麻花中吸食花蜜。它们的觅食方式多样,包括从低植被和岩石缝隙中搜寻食物,进入狭小空间并在洞穴中停留数分钟,可能在南极冬季时在雪下觅食。它们偶尔也会从空中捕捉飞虫。

生长繁殖:新西兰岩鹩的繁殖季节为9月至1月。它们是一夫一妻制,形成长期伴侣关系。筑巢由双方共同完成,巢形状类似雪茄或球状,入口孔很小,位于末端或侧面,主要由草、软枝、树叶、树皮、蕨类鳞片和毛发构成,内部衬有羽毛,有时还会有柔软的苔藓和地衣。巢通常建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洞穴中,如岩石裂缝、坚固根系间、软泥或泥层中。每窝产卵2至5枚,间隔两天产一枚,由双方轮流孵化,孵化期为18至22天。双方都会喂养雏鸟,巢鸟期为21至26天,幼鸟在2至3周后独立。一项研究显示,总共有106枚卵中,约86%成功孵化,67%产生雏鸟。

区别辨识:新西兰岩鹩与其他同类物种的区别在于其特有的橄榄绿色羽毛和黄色侧翼,以及其在高山环境中的独特生活习性。雌雄鸟在外形上有细微差别,雌鸟颜色较为暗淡。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新西兰岩鹩的分布限于新西兰南岛的山区,从西北纳尔逊向南至费奥德兰地区。虽然在适宜生境中仍可见到,但总体而言数量稀少。过去在北岛有化石记录表明其曾经存在。

其他:气候变化被预测将对高山特有种造成不成比例的影响,导致种群越来越孤立于缩小的山地岛屿上。因此,维持大范围自然连通性对于保持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新西兰岩鹩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