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凤头鹦鹉(英文名:Long-billed Corella,学名:Cacatua tenuirostris),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的鸟类。们以白色为主,面部带有粉红色调,拥有独特的长而窄的喙,用于挖掘根和种子。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自新南威尔士州南部至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在人类定居前,依赖丰富的本土植物生存。
外形特征:成年长嘴凤头鹦鹉长约38至41厘米,翼展可达80至90厘米,平均体重约为567克。全身羽毛主要为白色,脸部和额头呈现鲜艳的红粉色。它们具有显著的33至34毫米长的小冠羽,骨色的长喙长达42至53毫米,喙尖而修长。虹膜深棕色,周围环绕着大片蓝色眼环。雌雄外观相似,幼鸟喙较短,红粉色部分较少。
鸣叫特征:飞行叫声为鼻音的双音节或三音节“ke-wheh”或“ke-re-weh”,后者音调稍高,区别于小凤头鹦鹉。警报声包括响亮的尖叫和嘶吼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年降水量250至800毫米的草木混合林地和草地,尤其是冬季为主的降水区域。活动范围不大,大多数观察到的移动距离在5公里以内,最长记录为77公里。它们以地下器官、种子和多种本土植物为食,近年来开始食用向日葵和外来洋葱草,同时也取食谷物和昆虫幼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7月至10月,巢穴位于离地面高达25米的树木空洞底部的腐朽木材中。每对鸟可能在单棵树的不同空洞中筑巢。通常产卵2至3枚(范围1至4枚),孵化期24天,由双亲共同孵化。雏鸟覆盖稀疏的淡黄色绒毛,留巢期为55至60天,孵化后父母继续喂养3周。
区别辨识:喉部的鲜红色条纹将它与西长嘴凤头鹦鹉和小凤头鹦鹉区分开来。幼鸟喙较短,红粉色部分较少。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二级附录);在某些地区被视为害鸟。
地理分布: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从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延伸至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东南部。自1970年代起,其分布范围扩大至墨尔本、塔斯马尼亚、南澳大利亚和昆士兰州东南部。
其他:长嘴凤头鹦鹉在人类定居前数量众多,依赖本土植物生存。1837年后,由于牧场开发,本土植物减少,它们转而取食农作物,遭受射杀和毒杀,导致部分地区数量下降。然而,1950年代后,随着兔子数量减少,其种群数量开始回升。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嘴凤头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