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隼(英文名:Black Falcon,学名:Falco subniger),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猛禽,仅见于澳大利亚,广泛分布于除塔斯马尼亚州外的所有大陆地区。这种猎鹰以深色的羽毛、宽阔的肩膀、长而尖锐的翅膀和羽毛覆盖的腿部为显著特征。偏好开放环境,以空中追击鸟类的方式展现其侵略性的狩猎风格。
外形特征:黑隼的长度介于45至56厘米之间,雄鸟体重在510至710克,雌鸟则在610至1000克,翼展可达96至115厘米。这是一种中大型的Falco属猛禽,具有比同类更宽的翅膀和相对较长、略呈方形的尾巴。羽毛颜色从烟灰黑色到深巧克力棕色不等,有时带有灰色光泽。面部特征可能包括模糊的暗色髭纹、暗黄褐色额头或脸颊、白色下巴,偶尔可见淡斑点胸或浅色横纹下尾羽覆羽。雌鸟通常比雄鸟大5%至14%,且平均体重明显更重。裸露部位的颜色为棕色,蜡膜和眼圈呈淡蓝灰色,腿色为淡灰至污白,幼鸟的腿色则略带蓝灰色。与结构相似的相区别,黑隼的下翼为深色,脸颊更暗,头部更小,腿短脚大。
鸣叫特征:黑隼相对沉默,即使在巢边面对入侵者时,最常发出响亮的尖叫或深沉的咔嚓声。伴侣间的联系信号包括缓慢的哀号和柔和的哨音,而在展示飞行中会发出高亢且传远的尖叫声。
生活习性:黑隼栖息于稀疏的桉树林、灌木草原、草甸和农田,通常靠近水道或湿地,海拔高度从海平面至1000米,但大多低于500米。它们主要在干旱地区活动,尤其是在繁殖季节。黑隼的迁徙模式尚不清楚,但似乎部分迁徙和分散(可能为游牧式),冬季向北移动,夏季向南迁移,与干旱或良好降雨有关。以哺乳动物、鸟类、大型昆虫和腐肉为主食,偶尔捕食爬行动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一般在5月至3月,通常为7月至9月。单独繁殖,偶尔在其他猛禽附近筑巢。使用其他猛禽或鸦科鸟类的大巢,通常位于活树或死树顶部,偶尔在电线杆上,距离地面4至14米。每窝通常产3至4枚蛋,蛋的尺寸约为47至59.7毫米×35.1至43.5毫米。孵化期约34至35天,由雌鸟主要承担,雄鸟偶尔参与。雏鸟孵化后38至49天离巢。每窝平均成功孵化0.79只幼鸟。已知最长寿的个体为12岁。
区别辨识:与的区别在于黑隼的下翼为深色,脸颊颜色更深,头部更小,腿较短,脚较大。幼鸟与成鸟相似,但通常颜色更深,有狭窄的浅色边缘在肩羽和小翼覆羽上;有时也有苍白的下巴和略微较浅的面颊,但在直接比较或换羽阶段以外很难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黑隼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的半干旱区域,避开大部分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塔斯马尼亚州,偶尔在夏季和秋季成为塔斯马尼亚的迷鸟。
其他:黑隼的数量波动,但在农业区域可能有所增加,得益于更多猎物,包括引进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隼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