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隼(英文名:Laughing Falcon,学名:Herpetotheres cachinnans),是隼形目隼科笑隼属的鸟类。体长45-56厘米,体重可达570克左右。其显著特征为头部一条环绕眼周、脸颊和枕部的黑色羽带,以及独特的笑声般的鸣叫声。分布广泛,自墨西哥南部直至阿根廷北部。
外形特征:笑隼为中型猛禽,体长介于45-56厘米之间,翅膀短而圆,尾部长。成鸟的头侧、颈侧和整个下体呈奶油白色至肉桂色,具宽阔的黑色或深棕色面具,从耳孔延伸至喙下方,再绕至颈背。背部暗褐色,翼基部淡黄色,形成飞行时可见的淡色翼斑。尾巴黑色,有4-5条狭窄的白色横带,末端白色。雄雌外观相似,但雌鸟略大。
鸣叫特征:笑隼以远距离传播的系列响亮的‘笑声’叫声著称,其声音节奏感强,音调逐渐升高,有时在开始时带有气泡般的笑声,随后是一连串逐渐增强音量和音高的‘wah’音,最终演变为‘wah'-co的语句。
生活习性:笑隼偏好半开放的树丛景观,常见于常绿和落叶原始森林、河岸森林、次生林、棕榈林、草原和其他有树木或森林斑块的开阔地带。它主要在低地活动,从海平面至海拔1,500米,但在某些地区可达更高。飞行缓慢,翼拍快速而浅,间歇滑翔,很少翱翔。它经常在显眼的枝干上长时间停留,警惕地观察地面,有时摇晃尾巴或点头。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理位置而异,通常在旱季早期(二月至三月)在中美洲国家产卵。巢通常建在树洞中,高达30米,偶尔使用树杈、岩石裂缝或废弃的其他猛禽巢穴,几乎不加筑巢材料。一窝通常仅有一个蛋,有时有两个。孵化由雌鸟独自承担,孵化期约40至45天,幼鸟离巢约55至59天后。双亲共同照顾巢中的幼鸟和离巢后的幼鸟。
区别辨识:笑隼以其鲜明的黑色面具与奶油色羽毛、直立的姿态和独特的叫声而极易辨认。它与林隼在叫声上有相似之处,但体型和形状更接近较大的林隼种类。在南美洲,需将其与黄头叫隼相区别,后者颜色也主要是奶油色,但头部两侧仅有非常窄的暗线而非笑隼的宽幅面具。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笑隼的分布范围从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北部,贯穿中美洲,到达巴西东北部、阿根廷北部以及亚马逊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在南美洲,其分布扩展至委内瑞拉、圭亚那、巴西北部至大西洋沿岸,以及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
其他:在墨西哥奇瓦瓦州的Ch'ol玛雅文化中,笑隼被视为能够治愈自身毒蛇咬伤的治疗师,因而被认为有能力杀死毒蛇。一些民间传说认为,这种鸟能预测雨水。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笑隼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笑隼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