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啄木鸟

Black Woodpecker Dryocopus martius

黑啄木鸟(英文名:Black Woodpecker,学名:Dryocopus marti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的鸟类。大型的啄木鸟,体长45-55厘米,分布于古北界北部的茂密森林内,广泛存在于欧亚大陆。在成熟森林中生活,偏好针叶林和山毛榉林,尤其在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可见。黑啄木鸟不会迁徙,主要以蚂蚁为食,进食时会挖掘较大的洞穴。

外形特征:黑啄木鸟体长45至55厘米,翼展64至84厘米,平均体重约250至400克。雄鸟的头部中央到后冠部为红色,其余羽毛呈黑色,头部和上体(尤其是飞羽覆羽)泛着深蓝色光泽,初级飞羽略带暗棕色,下体颜色略淡,有时泛灰。雌鸟仅后冠部为红色。幼鸟光泽较弱,红冠颜色较淡或较亮,带有较大暗色羽毛基部,喉咙较暗灰色。喙长而扁平,基部宽,喙尖稍弯,颜色从象牙白到浅角质色,顶部和尖端呈蓝黑色到黑色;虹膜白色或黄白色,有时为浅奶油灰色;腿色深灰至蓝灰色。

鸣叫特征:黑啄木鸟发出响亮的“krry-krry-krry”叫声在飞行中,以及落地和停驻时的尖锐“ke-yaa”声。繁殖前和繁殖期间,会发出长达10-20个更悦耳音符的系列叫声。

生活习性:黑啄木鸟栖息于各种成熟的森林环境,如松树(Pinus)、云杉(Picea)、落叶松(Larix)、桦树(Betula)、杨树(Populus)和桤木(Alnus)林。它们在海拔100至2400米的高度活动,主要在低地至1200米,但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可达林线,在亚洲可达1700至2000米,在中国甚至可达2400米。它们在非繁殖季节也会出现在开放地带,如森林砍伐区,甚至城市边缘。

生长繁殖:黑啄木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产卵,但性活动可能早在1月中旬开始。巢穴通常位于高大的树木中,多数情况下是活树,高度在3至27米之间,平均高度约为8米。巢穴入口为垂直椭圆形,平均尺寸为13厘米×8.5厘米,洞穴深度可达60厘米。每窝产卵2至6枚,平均3至5枚,孵化期为12至14天,由双方共同孵卵,仅雄鸟在夜间孵卵。幼鸟喂养期为24至31天,通常27至28天,幼鸟由父母喂养长达一个月,主要是雄鸟父母。

区别辨识:黑啄木鸟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大,全身黑色,雄鸟具有醒目的红色头顶,雌鸟仅有后冠部为红色。幼鸟与成鸟在光泽和色彩上有细微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保护级别:Ⅱ级(2021.02.05)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从西班牙向东延伸至整个欧洲,包括韩国、日本和中国,以及中东地区的伊朗和哈萨克斯坦。在中国,黑啄木鸟在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针叶林为留鸟。

其他:黑啄木鸟在其栖息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为它创造的树洞为许多其他树洞筑巢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提供了栖所,因此被视为‘基石’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啄木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