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雉鹑(英文名:Verreaux's Monal-Partridge,学名:Tetraophasis obscurus),是鸡形目雉科雉鹑属的鸟类。大型陆栖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部,包括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和四川北部与西部。体长约48厘米,以暗褐色为主调,具独特亮红色眼周皮肤和醒目的栗色喉咙,翅膀和侧翼有白色边缘,胸部细密黑色斑点。本种纪念法国自然学家Jules Verreaux。
外形特征:红喉雉鹑整体呈棕色,头部略尖,喉部为深栗色,眼睛周围有鲜艳的红色裸皮。羽毛图案复杂,胸腹部有精致的黑色斑点,翅膀和侧翼边缘白色。雄鸟具有单个的刺,雌鸟则可能缺少环绕栗色喉部的淡色环。幼鸟特征未充分描述,但已知有小型淡褐色喉斑,无环状标记。
鸣叫特征:其鸣声类似黄喉雉鹑,是一种嘈杂的组合,包括粗糙、喉音、气泡和摩擦音符。当受惊时会发出响亮的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2800至4500米的高山森林、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和裸露的草地,偏好岩石和溪流附近的环境。常在3至5只的小群体中活动,以树叶、花朵、种子和根茎为食。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受保护的西藏寺庙附近,它们可能变得非常温顺,甚至会以群体形式出现。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稀少,但已知在地面和树上筑巢,为非合作繁殖者。平均产卵数为4.2枚,孵化期大约27至28天,仅由雌鸟独自孵化。雏鸟出生后不久即可跟随亲鸟外出觅食。
区别辨识:与Szechenyi's Partridge相比,红喉雉鹑的下巴、喉咙和前颈主要为深栗色,臀部和上尾覆羽更偏棕色。两物种不重叠分布。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中国受法律保护,被列入红色名录。尽管种群数量估计在25,000至40,000之间,但由于栖息地偏远,实际数量可能更多。面临栖息地退化威胁。
地理分布:红喉雉鹑仅分布于中国西部,包括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甘肃和四川的部分地区。
其他:红喉雉鹑在某些保护区如Lianhuashan和Wanglang国家自然保护区可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喉雉鹑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