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嘴巨嘴鸟(英文名:Channel-billed Toucan,学名:Ramphastos vitellinus),是䴕形目巨嘴鸟科巨嘴鸟属的鸟类。属于巨嘴鸟科,是中型攀禽,外形类似犀鸟,总长可达60厘米。体羽主要为黑色或栗黑色,咽喉和胸部为白色或柠檬黄色,尾的腹面带有鲜红色。嘴以黑色为主,基部有一圈天蓝色。分布于南美洲,包括亚马孙雨林、巴西东部和东南部。
外形特征:凹嘴巨嘴鸟体长约48厘米,喙长9至14厘米,体重在300至430克之间。体羽主要颜色为黑色或深栗色,咽喉和胸部呈现白色或柠檬黄色,尾下覆羽带有鲜红色。嘴部黑色,基部有一圈天蓝色,喙缘呈明显锯齿状,中空且轻盈,由薄薄的角质鞘覆盖,内部有多细小的骨质支撑杆。成鸟的鼻孔隐藏于喙基下方,裸露的眼皮为鲜艳的蓝色。
鸣叫特征:凹嘴巨嘴鸟的鸣叫声嘶哑低沉,常被描述为‘cree-op cree-op cree-op’的叫声。
生活习性:凹嘴巨嘴鸟主要栖息于低地雨林,偶尔出现在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带,高度可达1,700米。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用脂质丰富的水果,如Virola和Euterpe棕榈果,同时也捕食昆虫、小爬行动物、鸟卵和青蛙。人类活动影响其栖息地时,它们也会食用如木瓜、芒果、鳄梨和辣椒等人类种植的作物。
生长繁殖:凹嘴巨嘴鸟在高树洞中筑巢,偏好开口宽度恰好能让成鸟进入的树洞,深度可达17厘米至2米。每次产卵2到4枚,孵化期约16天。雏鸟出生时全身赤裸,眼睛需约3周后才睁开,孵化后的雏鸟需50天以上才能独立,依赖双亲喂养。
区别辨识:凹嘴巨嘴鸟与其他巨嘴鸟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喉部颜色和尾下覆羽的红色,以及喙基部的天蓝色环。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凹嘴巨嘴鸟分布于南美的亚马孙雨林、巴西东部和东南部,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
其他:凹嘴巨嘴鸟有三个亚种,这些亚种在相遇时可以自由交配,但在某些地区存在因长时间隔离而可能成为独立物种的迹象。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凹嘴巨嘴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凹嘴巨嘴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