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榛鸡(英文名:Chinese Grouse,学名:Tetrastes sewerzowi),是鸡形目雉科花尾榛鸡属的鸟类。又称: 羊角鸡,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中部的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山地森林中的土著,是其分布范围内唯一的榛鸡种类。体型健壮,具顶冠,全身呈棕色,腹部花纹密集,雄鸟喉部有黑边白线,雌鸟喉部棕色。分布于高山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斑尾榛鸡为小型榛鸡,体长33-40厘米,雄鸟体重279-390克,雌鸟体重270-407克。雄鸟冬季体重最高,而雌鸟则相反。雄鸟上体宽幅黑纹,上胸栗色,尾羽具独特条纹。雌鸟色彩较为暗淡,喉部黑色被白色边缘羽毛遮掩,下体更显土黄色,黑纹不那么强烈。虹膜深褐色,喙黑色,脚灰黑色。幼鸟羽衣详情未知。次级种群secunda比指名亚种更偏赤褐色。
鸣叫特征:雄鸟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领地展示,通过拍打翅膀发出“噗噗”的声音,有时伴随从地面跳至1米高的动作,翅膀的声音产生低频的震撼效果。雄鸟间的争斗会发出嘶哑的‘恩恩恩恩…’声,分为颤音和尖叫两部分,有时结束时会有咯咯声。雌鸟在带领幼鸟时会发出‘泽泽泽-哒哒’的警告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2400至4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和桦树林,春季食用柳树和桦树的花蕾和叶片,夏季偏好虎耳草的花序和果实,秋季则偏好山楂果实。冬季以沙棘果和柳树枝芽为主食。春季主要栖息于东北朝向的山坡,有高大的乔木和丰富的灌木。全年基本定居,雄鸟领地面积约为2.1公顷。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5月末至6月中旬,一夫一妻制。雄鸟在冬季建立领地,3月形成配对,5月开始交配。巢建在树根下、树桩或岩石旁,由草构成,有时衬以松针和苔藓。每窝产卵5-8枚,平均6.19枚,孵化期25天,由雌鸟单独孵卵。幼鸟孵化后由雌鸟独自照顾,约2-3个月后独立。
区别辨识:与花尾榛鸡非常相似,但斑尾榛鸡的跗蹠羽毛较少,上体黑纹更宽,上胸更显栗色,尾羽条纹不同。雌鸟喉部黑色部分被白色边缘羽毛遮掩,下体颜色更显土黄色,黑纹不那么强烈。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中部,从甘肃中部到青海南部,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北部。在甘肃连花山自然保护区密度可达15个领地/平方公里。
其他:斑尾榛鸡在中国法律中列为濒危物种,其栖息地遭受森林砍伐和破碎化威胁,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目前,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减少森林砍伐,以保护该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斑尾榛鸡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