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翡翠

Collared Kingfisher Todiramphus chloris

白领翡翠(英文名:Collared Kingfisher,学名:Todiramphus chlori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翠鸟,分布广泛,从亚洲南部至马来西亚,小巽他群岛,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其特征为蓝绿色的冠羽,白色的颈环,黑色面具延伸至后颈,以及蓝绿色的上体和明亮的蓝色臀部。该物种适应力强,常见于多种栖息地。

外形特征:白领翡翠体长23至25厘米,体重51至100克,雄鸟略轻。其上体颜色可从蓝色至绿色不等,下体为白色或淡黄色,颈部有明显的白色环带。头部有绿蓝色的冠羽,眼睛上方有白色斑点,脸部有一条黑色条纹穿过眼睛。雌鸟和幼鸟颜色较暗,上体更偏绿色,下体更偏向淡黄色,颈部和胸部的羽毛边缘有暗灰色的鳞片状标记。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刺耳且金属质感的“kee-kee-kee”叫声,通常重复3至5次,叫声在地理上有差异,如澳大利亚的叫声为两次重复的“kek kek”。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沿海地带,尤其是在红树林沼泽,也出现在农田、开阔的林地、草地和花园。饮食多样,包括小型甲壳类动物、鱼类、昆虫、蜘蛛、蚯蚓、蜗牛、两栖动物、蜥蜴、蛇、小鸟蛋和小型哺乳动物。捕食方式为长时间静止守候,发现猎物后俯冲捕捉,然后飞回栖木处,较大猎物会在枝干上敲打使其失去抵抗。

生长繁殖:繁殖期因地区而异,筑巢于树洞、朽木、土堤或鸟巢蕨基部,也会利用啄木鸟留下的洞穴。巢穴为长5至7.5厘米,深15至90厘米的隧道,巢室宽10至15厘米,高10厘米。每窝产卵2至5枚,通常孵化期至幼鸟离巢需约44天,双亲共同育雏。

区别辨识:与其他翠鸟相比,白领翡翠的白色颈环和黑面具是其显著特征。不同亚种在羽色上有细微差别,如头顶部颜色从深绿色到白色不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东洋界和澳新界,从亚洲南部至马来西亚,小巽他群岛,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在东南亚和印尼,该物种普遍且常见,有时会深入内陆,甚至到达山地。

其他:该物种适应性强,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但在一些小太平洋岛屿上的亚种可能受到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领翡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