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仙翡翠(英文名:Common Paradise Kingfisher,学名:Tanysiptera galatea),是佛法僧目翠鸟科仙翡翠属的鸟类。广泛分布在摩鹿加群岛和新几内亚的低地热带雨林,常见于海拔300米以下,最高可达820米。以其红喙和色彩斑斓的羽毛著称,IUCN将其保护状态评估为"最小关注"。
外形特征:成年普通仙翡翠体长33-43厘米,雄鸟体重58-65克,雌鸟55-69克。头部特征明显,蓝紫前额,蓝顶蓝枕,脸颊和腮部呈蓝紫色。背部有蓝黑色半领,尾部中央抽出两根细长的绶带,末端白色膨大成拍状,外缘蓝色。嘴红色,虹膜深褐色,腿黄褐色。幼鸟头部羽毛深褐色,眼先处红色,眼眉长而黑,双翼、尾巴深褐色,覆羽内衬明亮红色,尾巴中央蓝色,下浅黄色,有黑色小覆羽。
鸣叫特征:发出1至4声忧伤的哨音,音调相同,逐渐加速至颤音,持续约1.5秒。多鸟齐鸣时,尾巴高扬,还发出低沉忧伤的哨音"wheeyou",下滑持续1.5秒,或上扬更长(2-3秒)。另有粗糙的叽喳声和尖锐的尖叫。
生活习性:栖息于季风森林和低地热带雨林,偶尔出现在海拔820米的地方。常在沿水草地的画廊森林、草原中的森林碎片、次生林和旧的柚木种植园。依赖树栖白蚁巢作为栖息地的一部分。以蚯蚓为主食,也吃螺类、甲虫、蚱蜢、毛虫、蜈蚣和小型蜥蜴。在湿润季节更多地在地面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10月至翌年3月(7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在离地面2-6米的树上白蚁巢中筑巢,巢穴由两性共同挖掘,平均深度15厘米,直径13厘米。每窝产卵5枚,双方共同育雏。幼鸟占种群比例高,达60%,但幼鸟死亡率也高,平均寿命超过5年。
区别辨识:与阿鲁仙翡翠相似,但体型更大,冠色较淡,尾羽外侧白色而非蓝色,喙较粗壮。辨识最安全的方式是通过叫声。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澳新界,主要在印尼摩鹿加群岛和新几内亚,常见于低地热带雨林,从海平面到300米,偶尔高达820米。
其他:15个已识别的亚种分布在新几内亚和周边岛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普通仙翡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