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须凤头雨燕

Whiskered Treeswift Hemiprocne comata

小须凤头雨燕(英文名:Whiskered Treeswift,学名:Hemiprocne comata)是雨燕目树燕科凤头雨燕属中体型最小的物种。其独特的外观如同智慧老者的形象,拥有细长的白色'胡须'和眉毛,分布于东洋界,包括马来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和菲律宾。

外形特征:小须凤头雨燕长约14-16厘米,翼展约13厘米。雄鸟具有黑色的额部,一对从额头延伸至颈后的细长白色‘胡须’,栗色耳羽,头部、喉部、尾羽、上翼覆羽和初级飞羽呈深金属蓝色。每片次级飞羽内侧有大片白色斑点,背部至上尾覆羽、胸部和上腹部为青铜橄榄色,下腹和下尾覆羽为白色。雌鸟缺乏雄鸟的栗色耳羽。幼鸟的羽毛细节未知。喙为黑色,眼睛深棕色,腿脚紫褐色。

鸣叫特征:其鸣叫声与灰腰凤头雨燕相似,但尖锐的叽叽喳喳声更为柔和,音调较高,发出'she-she-she-she-SHOO-she'的声音,最后两个音节音调最高;还有高音的'kweeo'声,以及在栖息时发出的类似欧金翅雀的'chew'声。

生活习性:小须凤头雨燕栖息于常绿森林的边缘和主树冠层,偶尔也会出现在成熟的红树林中。在原生森林中,它们常靠近河流。海拔分布从平原至1000-1100米的高度,但在马来半岛北部不超过800米。它们主要以小型飞虫为食,通常在离地面较近的地方觅食,偶尔会悬停片刻,不会飞得高于主要树冠层。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会形成最多六只的小群体,偶尔允许灰腰凤头雨燕共享觅食区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2月至8月(最晚的雏鸟出现在10月初),菲律宾记录仅限于5月。巢穴由硬化唾液制成的半碟状结构,包含羽毛,但尚未确认是否含有植物物质,由两性共同建造。巢建于8-40米高的细枝顶端或表面。每次产一枚白色卵,由双方轮流孵卵(雌鸟可能承担更多工作),并共同照顾幼鸟。孵化期至少21天,幼鸟在28天后离巢,总发育时间不少于50天。离巢后的幼鸟可能还会被喂养长达三周。

区别辨识:灰腰凤头雨燕相比,小须凤头雨燕的面部条纹更明显,翅膀上的白色斑点更大,上体有铜色光泽。雄鸟与雌鸟在外观上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耳羽的颜色。幼鸟的羽毛颜色为棕色、浅黄色、灰色和白色混杂,面部白色条纹比成鸟短。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分布区的大部分地方常见,但在新加坡记录很少。在菲律宾较为局部,但在1991年Mindoro的森林调查中广泛观察到。对原始森林的依赖使其面临更大的栖息地丧失风险。

地理分布:小须凤头雨燕分布在马来半岛、印尼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和菲律宾。在原生森林中,从平原至海拔1000-1100米的高度均可发现其踪迹。

其他:小须凤头雨燕更依赖于原始森林,这使它面临因森林砍伐而失去栖息地的风险。在次生林中较少见,但能利用选择性伐木造成的边缘效应。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小须凤头雨燕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