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鸮(英文名:Pere David's Owl,学名:Strix davidi),是鸮形目鸱鸮科林鸮属的鸟类。无明显的耳羽簇,具有灰色的面庞和褐色的眼睛。其体型庞大,下体纵纹较为简单,区别于普通的灰林鸮。
外形特征:四川林鸮体长约54厘米,面部圆盘带有暗色同心环纹,边缘鲜明;背部为丰富的棕色,饰有黑褐色、灰色和白色的斑点,大覆羽尖端白色,有宽阔的黑色亚端条纹;飞羽和尾羽呈棕色和暗灰色的条纹;胸部和腹部重重地被黑褐色的条纹覆盖;虹膜为棕色,喙淡黄色,脚部被羽,有灰色和褐色的横带。幼鸟特征未详述。
鸣叫特征:四川林鸮的叫声与长耳鸮类似,求偶叫声为深沉悠远的'woo——',随后转为'hoohoohoo';或连续鸣叫'woo-hoohoohoo'。雌鸟叫声类似但更为尖锐,通常对雄鸟的叫声作出回应。在巢区附近,雌鸟会发出类似犬吠的警告声,而在育雏期间,雌鸟则多发出'gege'叫声。
生活习性:四川林鸮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针叶林,偶尔出现在林缘次生林和疏林地带。它们白天多隐匿于密林深处,夜晚活动和捕食。飞行轻盈无声,多在树林中上层活动,飞行时两翅扇动幅度较大,通常飞行距离在50至60米左右。以鼠兔、甘肃仓鼠等小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3月至6月,四川林鸮通常在大树洞或高石崖上筑巢,每窝产卵2至4枚,卵为白色。雌鸟负责孵卵,孵化期约为27至28天。雏鸟为晚成性,出生后约30至35天离巢,期间雄鸟负责觅食,雌鸟则负责暖雏、喂食和护巢。
区别辨识:四川林鸮与长尾林鸮在外表上有细微差别,通常颜色更深,下体纵纹更为简单,通过颜色和标记的差异可以区分。与长耳鸮相比,四川林鸮的外观更暗,标记颜色更深,定义更清晰。
保护现状:IUCN:NE(未予评估)。CITES II。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保护级别已由Ⅱ级调整为I级(2021年2月5日)。受到其范围内广泛砍伐森林的威胁。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中部,具体为青海东南部和四川西部及中部。
其他:四川林鸮可能与长耳鸮形成超物种,基于声音相似性通常被认为与长耳鸮同种,但因形态差异和地理隔离而被视为独立物种,需进一步研究。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四川林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