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须角鸮

Whiskered Screech Owl Megascops trichopsis

长耳须角鸮(英文名:Whiskered Screech Owl,学名:Megascops trichopsis),是鸮形目鸱鸮科鸣角鸮属的鸟类。小型鸣角鸮,主要分布在从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南部至尼加拉瓜中北部的地区,常见于峡谷和山麓的橡木林地带。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的精细斑纹,以及面部羽毛末端的毛发状突起,赋予了它独特的‘长耳须’外观。

外形特征:长耳须角鸮体长15至19厘米,体重70至120克,雌鸟体型较大。羽毛以灰色为主,带有淡锈色调,但也存在红褐色型,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部分区域。最显著的特征是面部圆盘上延伸出的类似胡须的羽毛,橙色到橘红色的眼睛,以及灰型中喉咙和羽毛上的锈色色调。雄鸟和雌鸟的羽毛颜色相似,但雌鸟通常较暗。

鸣叫特征:这种角鸮的叫声独特,有两种主要的歌唱类型:一种是一系列五到八个‘嘟嘟’音符,相对均匀;另一种则像是摩尔斯电码:‘嘟嘟,嘟,嘟,嘟嘟,嘟’。此外,它的喙色比西美角鸮更浅。

生活习性:长耳须角鸮是永久居民,居住在海拔1000至2900米的山区森林中,与多达15种洞穴筑巢鸟类共存,包括其他鸣角鸮、侏儒鸮、娇鸺鹠、啄木鸟、鵙和鸣禽。它们是多领地的,保卫着多个巢穴洞。它们在1月晚些时候开始唱歌,宣告巢穴位置,3月至5月间产卵,约50天后幼鸟离巢。

生长繁殖:长耳须角鸮在峡谷河岸森林中的巢密度可达每平方公里11对。它们在3月至5月期间产下2至4枚卵,幼鸟大约在50天后离巢。短促的颤音是其熟悉的歌声,一系列少量音符,最后1或2个音符往往音调较低。另一种是电报式的颤音,一系列长和短音符,类似于摩尔斯电码。

区别辨识:长耳须角鸮西美角鸮非常相似,但通过声音最容易区分。西美角鸮体型大30%,眼睛柠檬黄色,喙灰黑色,发出弹球式的叫声。而长耳须角鸮具有黄色到橄榄黄色的喙,金色到橘色的眼睛,以及独特的颤音叫声。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长耳须角鸮的分布范围从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南部延伸至尼加拉瓜中北部,主要栖息于密集的松树或橡树林,以及较高的海拔处的咖啡种植园。在华莱士区,即传统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东侧海域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内也有分布。

其他:昆虫,包括毛虫,是其主要食物,但饮食中还包括各种节肢动物、蜥蜴、蛇、鸟类、蝙蝠、鼩鼱和鼠类。除非受到过度干扰,长耳须角鸮会在郊区化峡谷中捕捉被灯光吸引的昆虫,并在露营地、靠近房屋和咖啡种植园的道路旁成功筑巢。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长耳须角鸮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