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尼角鸮(英文名:Rinjani Scops Owl,学名:Otus jolandae),是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是印尼小巽他群岛龙目岛上特有种,首次被确认为独立物种是在2003年,正式描述于2013年。其命名是为了纪念生物学家Jolanda Luksenburg博士,她共同发现了这一物种。该鸟主要呈现棕色,带有白色斑点和条纹,与摩鹿加角鸮外观相似,但其清晰的哨声呼啸与摩鹿加角鸮的嘶哑叫声明显不同。
外形特征:林加尼角鸮体型约为22厘米,面部圆盘由暗淡的肉桂色、深褐色和灰白交织,两侧和宽阔的眉区有较多灰白,下颚和喉咙呈肉桂色至白色,伴有暗褐色横杠。上体温暖的棕色,耳羽簇类似但部分羽毛内网有较淡斑块,尾羽覆羽有黄橄榄底色,单行肩羽每根有深棕色轴纹,白色外网和深棕色尖端,内网灰白带暖色尖端,窄条深棕色波状条纹。尾羽有深褐色和黄橄榄色条纹,中央对较曲折,上翼覆羽有不规则深褐色横杠,初级飞羽外网有宽黄橄榄和肉桂色条纹,次级和三级飞羽较暗的暖棕色,带有更深的棕色扭曲和较浅的黄橄榄色条纹。下体颜色较冷更白,每根羽毛有部分露出的白色基部,其余部分有白色和肉桂色条纹以及密集的深棕色斑点或狭窄波浪状条纹,腹部和臀部可能全白。腿肉桂色混杂着白色,散落着深棕色斑点,脚趾基部有羽毛覆盖。眼睛金黄色,喙棕色到黑褐色,脚淡赭石色至橄榄色。雌雄外表相同。
鸣叫特征:其歌声为单一哨音,无显著泛音,与周边近缘种类不同,发出‘woot’声,结尾略有上升。
生活习性:栖息于连续森林及较为开放区域的树木群落,亦见于次生林、棕榈树、种植园和果园。主要在中高树上发现,高度约15-20米,分布于海拔25-1350米处,常见于200米以上。食性和觅食行为尚无信息。
生长繁殖:无具体信息。
区别辨识:与摩鹿加角鸮和苏拉威西角鸮相似,因腹部大部白色带强烈深色标记且缺乏淡色颈环,与声音相近的巽他领角鸮亚种 cnephaeus 和棕角鸮在羽毛上有显著差异。与摩鹿加角鸮亚种 albiventris 的区别在于上体图案较弱,冠、颈和上体略暖和暗,胸部较暗但温暖,腹部白色较少。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全球估计数量为2500-10000只,数量疑似正在减少。在次生林、零散树林和安静道路沿线均有发现,显示不需要连续的大片原始森林。在龙目岛西南低地似乎存在适宜栖息地,但岛上大部分低地森林已被清除。确切分布需进一步确定,包括栖息地容忍度和其他生态需求。在龙目岛已纳入保护名单。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小巽他群岛的龙目岛,主要在剩余森林栖息地,尤其是龙目岛西部,包括龙目岛的Gunung Rinjani国家公园。
其他:2018年前,未列入印尼受保护物种名单;现已被列为保护物种,但仍面临非法贸易威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林加尼角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