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氏凤头鹃

Levaillant's Cuckoo Clamator levaillantii

莱氏凤头鹃(英文名:Levaillant's Cuckoo,学名:Clamator levaillantii),是鹃形目杜鹃科凤头鹃属的鸟类。大型、背部深色的杜鹃,拥有蓬松的羽冠,翼上有白色斑点,下体颜色较浅,喉部和下腹部有明显的条纹。以寄生的方式在鵙科和中型鸟类的巢中产卵。此物种以法国探险家、收藏家和鸟类学家弗朗索瓦·勒瓦扬特的名字命名。

外形特征:成年莱氏凤头鹃全身呈光泽黑色,上体泛绿或蓝色光泽,拥有黑色的羽冠,翅膀上的黑底白斑和尾羽尖端的白色尤其显眼。下体颜色较淡,喉部和胸部有深色条纹,两胁和大腿处条纹较不明显。虹膜棕色,喙黑色,腿和脚呈蓝灰色。幼鸟上体呈褐色至赤褐色,翅膀深褐色,带有白色斑点,尾部灰褐色带锈色尖端。下体颜色从白色到淡黄色,下巴到胸部为暗褐色,胸有不明显条纹。眼睛浅灰色,嘴裂亮红橙色。

鸣叫特征:发出低沉的钟铃般‘kuwu-weer, kuwu-weer…’声,常以快速‘kwi'kwi'kwi'kwi...’结尾,类似于但比箭纹杜鹃更长、更响亮和粗糙,‘weer’音节听起来沙哑。还发出单一尖叫‘kuweer’和一系列响亮的‘KEEow’音符,最终变成机关枪般的叽叽喳喳声。幼鸟的乞食叫声有时与宿主幼鸟不同,但也有报道说会发出刺耳的‘ker, ker, ker…’声,类似鵙科幼鸟的乞食叫声。

生活习性:莱氏凤头鹃栖息于开放的林地、有树木的金合欢稀树草原、灌木丛、花园、旧农场、河流森林、灌丛,甚至森林树冠;常出现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特别是在东非降雨量超过500毫米的地区。在非洲南部季节性迁徙,主要在10月至3月出现,但在次区域内北向迁徙持续到5月,偶尔在7月有记录。在赤道地区留鸟或部分迁徙。在加蓬,非繁殖个体在12月的旱季出现。

生长繁殖:繁殖主要发生在雨季,但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繁殖可能延伸到旱季:冈比亚6月至11月,塞拉利昂9月,加纳2月至6月,尼日利亚4月至9月(至11月),埃塞俄比亚6月至9月,肯尼亚3月至5月,马拉维和津巴布韦12月至4月(偶尔6月有幼鸟)。它是巢寄生者,主要寄生于鵙科鵙,包括非洲褐鸫鹛黑头鸫鹛箭纹鸫鹛裸颊鸫鹛箭纹鸫鹛几乎是在南非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之间唯一的宿主。一个巢中可能有多个雌鸟产卵,单个雌鸟最多产四枚卵,有时在同一巢中产两枚。卵的颜色从淡色到天蓝色,大小为23.8-27.6mm×19.6-22.1mm。胚胎在卵管中发育一天;孵化期11-12天。雏鸟不驱逐宿主的幼鸟,但雌鸟杜鹃可能排出或刺破宿主的卵。鵙宿主的幼鸟有时会与杜鹃幼鸟一起离巢,而杜鹃幼鸟仅在9-10天后离巢,但随后由养父母喂养21-36天。

区别辨识:与较小的斑点杜鹃相似,后者缺乏喉部条纹,拥有较小的羽冠。两种物种的深色形态几乎相同,只能通过大小可靠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广泛分布,繁殖区从萨赫勒到东非和南非。非繁殖季节扩散至中非和西非沿海地区。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莱氏凤头鹃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