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紫顶果鸠(英文名:Coroneted Fruit Dove,学名:Ptilinopus coronulatus),是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鸟类。也被称为浅紫冠果鸠,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的卫星岛屿,偏爱干燥的低地森林环境,特别是在丘陵地带。该鸟拥有独特的淡紫色头顶冠羽和绿色的头颈胸,腹部呈现黄色至橙色。
外形特征:浅紫顶果鸠体长18-21厘米,体重69-75克。羽毛呈绿色,胸部和侧翼带有金色黄的色调;头部顶部为淡紫色,边缘环绕着黄色;脸颊呈现蓝绿色;喉咙黄色,下胸至下腹部和尾下覆羽为淡紫色至橙色;肩羽和内侧次级飞羽边缘有明亮的黄色;喙绿色,腿脚深紫红色。雌雄相似,但雌鸟黄色区域通常更淡。幼鸟与成鸟相似,但颜色较暗淡,刚离巢时头部有淡紫色斑块,但很快会因磨损而消失。不同亚种主要在头部颜色的丰富度和腹部锈橙色的数量上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浅紫顶果鸠发出一系列高音的加速‘wooo’音符,起初升高随后下降。还有简单的双音节‘whoo-oh, whoo-oh’声调,首音较高,以及忧郁的‘hu-h-h-h-h, hoodle’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雨林、次生林边缘、季风林和画廊林。通常为低地物种,但在红顶果鸠不存在的区域,可达海拔1200米,偏好比红顶果鸠更干燥的位置。已知最高记录可达1700米。以果实为食,尤其是无花果、月桂和棕榈果实。在树的所有层级觅食,从林下层到上层树冠;与橙腹果鸠相比,它似乎较少局限于树冠层,两者经常共存。可以单独、成对或小群体觅食,容易在结果的树木中聚集与其他果鸠。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新几内亚的Port Moresby地区为9月至次年4月,主要在晚旱季到晚雨季。巢由少量的树枝搭建在枯叶堆上,高度1.2-3米(范围0.6-4.6米),通常位于棕榈叶、低矮树苗顶部或类似的叶丛中。雄鸟收集树枝,雌鸟在巢址等待。每次产一枚白色卵,孵化期18天,白天由雄鸟孵化,夜间由雌鸟。孵化期间,鸟儿紧紧地坐着,将色彩鲜艳的头顶远离入侵者。在圈养条件下,幼鸟12天离巢,野外幼鸟在仅10天大时就能飞行以躲避危险;父母会在幼鸟离巢后继续照顾一段时间。巢穴的被捕食率非常高:观察到的16个巢中,只有2-3个成功。
区别辨识:浅紫顶果鸠的淡紫色头顶与绿色胸部组合是其独特之处,与其他小型果鸠有明显区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虽然细节不多,但在许多地区报道为常见。在红顶果鸠频繁出现的地区,本物种一般较为少见。广泛的分布范围结合报告中的丰度,表明物种相对安全。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的卫星岛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浅紫顶果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