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果鸠

Many-colored Fruit Dove Ptilinopus perousii

多色果鸠(英文名:Many-colored Fruit Dove,学名:Ptilinopus perousii),是鸽形目鸠鸽科果鸠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的岛屿,如斐济、萨摩亚群岛和汤加,偏爱栖息在低地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中。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鸟拥有红冠和红色背部条纹,雌鸟则呈现灰绿色,头部和胸部带有灰色调。在斐济和汤加,这种鸟最为常见。

外形特征:多色果鸠体长约23厘米,体重约90克。雄鸟主要为淡黄白色,具有醒目的红冠和背部红色条纹;雌鸟以绿色为主,背部较深,头部和胸部略显灰色,红冠是其特色之一,而下尾覆羽在萨摩亚为红色,在斐济和汤加则为黄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但羽毛边缘黄色,腹部呈黄色,年轻的幼鸟缺乏彩色的冠羽。

鸣叫特征:多色果鸠有两种主要的鸣叫声,一是持续约6秒的节奏性咕咕声,起始为4至5个拉长的、略有起伏的咕咕音节,随后是约10个加速并逐渐减弱的音符;另一种是连续重复的短句。

生活习性:多色果鸠主要生活在森林树冠层,以果实和浆果为食,特别偏好榕树的果实。它们通常在成熟的森林中被发现,也会进入村庄觅食榕树果实。它们的飞行快速而直接,通常高于树冠层。在寻找喜爱的食物时可能广泛迁移。

生长繁殖:繁殖信息有限,似乎全年都可能发生筑巢行为。巢是由细枝搭建的脆弱平台,通常位于离地面较高的小末端树枝或枝叉上。每次产1至2枚纯白色的蛋,两性轮流孵卵和育雏。

区别辨识:雌鸟与紫额果鸠相似,但紫额果鸠的头部和颈部更绿,没有黄色带纹。此外,雌鸟与雄鸟在色彩上有明显区别,尤其是冠羽的颜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萨摩亚较为罕见和局部分布,可能受到榕树损失和本土森林清理的威胁。由于其群聚特性,易受狩猎影响。

地理分布:多色果鸠分布于南太平洋的斐济(波利尼西亚西南部)、汤加和萨摩亚(波利尼西亚中部),主要在低地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森林中。

其他: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多色果鸠在美属萨摩亚的图图伊拉岛数量众多,但自1970年代以来,其数量已显著减少。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多色果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