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地鸠

Black-winged Ground Dove Metriopelia melanoptera

黑翅地鸠(英文名:Black-winged Ground Dove,学名:Metriopelia melanoptera),是鸽形目鸠鸽科裸脸地鸠属的鸟类。分布于南美的哥伦比亚至智利南部。中等体型的鸽子,常在安第斯山脉及山麓地带较为开阔的草地和石质斜坡上发现,通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会与高地雀科鸟类和其他食种子的鸟混群。

外形特征:黑翅地鸠长约21-23厘米,雄鸟体重89.1-114克,雌鸟体重86-96.1克。上体呈灰褐色或土褐色,带有微弱的粉色色调;喉部白色;肩部和翅膀边缘白色;主翼羽、覆羽、次级飞羽和大部分下翼黑色;尾羽中央灰色,外侧黑色;下体淡粉色,腹部较浅,两侧逐渐变为灰色;尾下覆羽和尾下部黑色;虹膜颜色变化大,可为蓝色、紫色、黄色或鲜绿色,外围有窄红色环;眼周皮肤为鲑鱼粉、橙色或黄色;腿和脚为深棕色至黑色;喙黑色。雌鸟比雄鸟上体颜色略暗,下体粉色较少。幼鸟羽毛边缘有淡褐色,缺乏成鸟的粉色色调。saturatior亚种上体颜色更深更灰,下体颜色更少粉色。

鸣叫特征:黑翅地鸠的鸣唱是一系列相对高音的双音节‘rrree-up...rrree-up...rrreee-up...’。第一个音节上滑,有模糊质感,第二个音节下滑。双音节每2.5-3秒重复一次。此外,还会发出短促的‘piu’声,类似于某些鸣禽的叫声,伴随着尾巴突然向上倾斜的动作。飞行时翅膀发出哨声,尤其是在受惊飞起时。

生活习性:黑翅地鸠主要栖息于安第斯山脉的páramo区和puna区,常见于树线附近的干燥和半干旱地区,如草甸、远离树木的灌木草原,但也出现在Polylepis树林(它们在此过夜)和柱状仙人掌或caulescent bromeliads(Puya)丛中。在冬季,它们会迁移到较低海拔的地区。以地面觅食为主,主要食物是草籽。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随纬度而变,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繁殖期为8月至10月,南部地区则延续到2月。巢为脆弱的枝条平台,有时衬以细根和草,位于浓密的灌木、Puya bromeliads或仙人掌中,距地面高度可达3米;有时在地面或建筑物上筑巢。每次产两枚白色蛋,孵化期和离巢期未知。

区别辨识:与同属的斑颊哀鸽相比,黑翅地鸠体型较小,翅膀上没有大的黑斑。其独特的识别特征包括眼下的橙色泪滴状斑纹和飞行时最明显的白色‘肩部’闪光。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在哥伦比亚至智利南部广泛分布,从2000米至4400米的海拔范围内,但在智利的分布高度为900至4900米,主要在冬季下降至较低海拔。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翅地鸠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