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背金鸠(英文名:Stephan's Emerald Dove,学名:Chalcophaps stephani),是鸽形目鸠鸽科金鸠属的小型鸟类。广泛分布于澳新界的苏拉威西岛至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卫星岛,以及所罗门群岛。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态习性而闻名。
外形特征:褐背金鸠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鸽子,长约23至25厘米,体重介于118至126克之间。它具有醒目的翡翠绿色翅膀,橙色的喙,以及前额处的淡色斑块。雄鸟的前额呈白色,而雌鸟则为灰色。幼鸟的裸露部位颜色较暗淡,羽毛上有一些条纹,且虹彩效果较弱。整体羽毛呈现胸nut褐色,最显著的是翅膀上的翡翠绿或青铜绿虹彩羽覆。背部和颈部侧面带有红紫色光泽,额头纯白,与褐色的头部和颈部形成鲜明对比。飞行时可见其更长的翅膀和尾巴。
鸣叫特征:其鸣唱为柔和的‘hoo-hoo-hoo-hoo’声,逐渐升高并加速。
生活习性:褐背金鸠栖息于湿润的常绿森林内部和干燥的次生沿海森林,主要活动于海拔500米以下,但在苏拉威西岛北部曾被记录到1375米的高度。在新几内亚,它们居住在森林边缘和次生植被区,主要分布在低地,偶尔可达1200米,但通常靠近海平面。它们有时会与同属物种共享生态位,如在凯岛,两种鸽子在生态上分离,本种仅出现在森林内部,而另一种则占据边缘地带、较为开放的生境和次生植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1月至5月间,但在新几内亚有记录到7月中旬的巢穴。巢由树枝构成,通常位于地面附近或积聚的落叶和碎片之上。已知的巢穴高度从地面1米至树叉约10米不等。每窝产两枚乳白色或无光泽的黄色蛋。
区别辨识: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金鸠相比,褐背金鸠的前额仅限于白色斑块,结合棕色背部和棕色尾巴,使其易于区分。雌鸟和雄鸟在虹彩表现和前额颜色上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尼苏拉威西岛至新几内亚和俾斯麦群岛卫星岛,以及所罗门群岛。
其他:在一些地方,如苏拉威西的Gunung Ambang自然保护区,褐背金鸠的种群数量稳定。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褐背金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