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草鹬

Green Sandpiper Tringa ochropus

白腰草鹬(英文名:Green Sandpiper,学名:Tringa ochropus),是鸻形目丘鹬科鹬属的鸟类。小型涉禽,以深绿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为显著特征,分布广泛,从北极圈至温带的泰加湿地,冬季迁徙至欧洲南部、非洲热带、亚洲南部及东南亚地区。繁殖期多见于林地中的沼泽,迁徙时则出现在淡水和咸淡水湿地。

外形特征:成鸟体长21-24厘米,体重53-119克,翼展57-61厘米。头部、前颈、胸部及上体侧有灰色至褐色条纹,下体纯白;臀部白色,尾部白色并带有粗黑横纹。繁殖期成鸟上体有白色斑点,更为明显。雌鸟体型略大于雄鸟。非繁殖期成鸟上体斑点减少,胸前及腹部更显白色。幼鸟似成鸟,但上体有淡黄色斑点,胸部较浅,两胁无条纹,眼环白色十分醒目。

鸣叫特征:鸣唱为持续、悦耳的‘weet-weet-klooi-kooi-eet-EET’声,穿插其他如‘kit-klu-ee-tit’或‘kit-klu-aa-ee’t的短语。常见叫声为音乐般的‘weet’或‘klu-eet’,有时变为更悠扬的‘weet-loo-eetl-eetl’或‘ker-leet-till-leet-leet’,通常在受惊或飞行时发出。

生活习性:繁殖期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森林中的湖泊、河流、沼泽和水塘附近。非繁殖期广泛分布于淡水和咸淡水湿地,包括湖泊、河流、水塘、农田和沼泽地带。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形成小群。偏好有遮蔽的环境,而非开阔地带。主要以蠕虫、虾、蜘蛛、小蚌、昆虫及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摄食小鱼和稻谷。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5月至7月。在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岸边或林间沼泽地带营巢,巢址多选在草丛中或树下的树根间,有时使用其他鸟类的旧巢。每窝产卵3-4枚,卵呈梨形,颜色多样,有红褐色斑点。孵化期约为20-23天,由雌雄共同承担。

区别辨识:矶鹬相比,白腰草鹬无黑色眼线,肩部无白斑;与林鹬相比,白腰草鹬腿色较浅,体型较矮胖,下体点斑较少,翼下颜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广泛分布且数量不少,全球范围内不被视为威胁物种。

地理分布:繁殖于亚北极至温带泰加湿地,范围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至东西伯利亚,经中亚至中国西北部。冬季迁徙至欧洲南部、非洲热带、中东、南亚至东南亚、东亚及菲律宾等地。

其他:白腰草鹬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腰草鹬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