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滨鹬(英文名:Red-necked Stint,学名:Calidris ruficollis),是鸻形目丘鹬科滨鹬属的鸟类。非繁殖期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头部鲜橙色,翼上覆羽亮橙色带金色调,非繁殖期上体灰色,下体淡色,亚成鸟上体灰褐色,边缘淡色。飞行叫声为高而尖锐的“krreeet”。
外形特征:体长13-17厘米,翼展28-37厘米,体重21-51克。繁殖成鸟头部鲜橙色,翼上覆羽亮橙色并有金色调。非繁殖成鸟上体灰色,下体淡色;亚成鸟上体灰褐色更浓,边缘淡色。腿黑色,喙细长。冬羽灰色较深,羽色单调。
鸣叫特征:飞行叫声为高而尖锐的“krreeet”,另有被描述为干涩的“churi”和叽叽喳喳的“chrit-chrit”或“chreek”,叫声比其他滨鹬更高更尖。
生活习性:栖息于低海拔山地苔原带,偏好干燥、稍高的苔原环境。非繁殖季节多见于沿海泥滩、隐蔽的港湾、泻湖,也会出现在各种淡水、咸水湿地,偶尔光顾沙滩和岩石海岸。成群迁徙,使用多个中途停歇地。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6月至8月,营巢于苔原植物丛中,每窝产卵4枚,偶尔3枚。卵色赭或黄,带有红色斑点,孵化期20.5-22天,双亲共同孵化,雄鸟照顾幼鸟直至离巢,孵化后16-17天幼鸟离巢。
区别辨识:与长趾滨鹬的区别在于其冬羽灰色更深,羽色更单调,腿黑色。较之长趾滨鹬更倾向于滨海环境。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全球数量约31.5万只,由于全球变暖导致适宜的繁殖栖息地可能减少近50%,以及迁徙途中重要停歇地的丧失,种群面临下降风险。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极圈内东北欧亚大陆,从泰梅尔半岛东至楚科奇半岛,南至堪察加半岛北部。非繁殖季节分布于印度东部、斯里兰卡、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新西兰、菲律宾至日本南部的琉球群岛。
其他:红颈滨鹬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因黄海区域重要停歇地的丧失,种群数量在过去50年显著下降,目前已被列为近危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颈滨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