蛎鹬(英文名:Eurasian Oystercatcher,学名:Haematopus ostralegus),是鸻形目蛎鹬科蛎鹬属的鸟类。又称: 欧亚蛎鹬,大型涉禽,具有显著的黑白色羽毛、亮橙红色的喙、红眼和粉色腿。分布广泛,主要栖息于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带,也出现在内陆水域和农田。繁殖季节在北部地区,非繁殖季节则南迁至非洲沿海和亚洲东部。
外形特征:蛎鹬体长40-47.5厘米,重量425-820克,性别差异不大。成鸟头部、颈部、上胸部和背部均为黑色,翅膀有宽大的白色条纹,腹部和尾下覆羽为白色。喙长且直,呈橙红色,腿为粉色。幼鸟羽色较暗,喙、腿和眼环为暗色,翅膀上有淡色边缘。不同亚种在喙长、翼展宽度和背部颜色上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蛎鹬最常听到的叫声是一种重复的、滑音式的哨声,类似于“peep”或“kleep”。也会发出类似双音节的“pi-peep!”,以及更拉长的“weeeep”。在展示时,一只鸟会发出重复的哨声,而另一只则开始发出管笛般的颤音。
生活习性:蛎鹬栖息于各种沿海生境,包括海滩、滩涂、盐沼和内陆水域旁的田野。冬季会成群出现于海湾、入海口和开阔海岸的沙滩与岩石上。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虾、蟹、沙蚕、小鱼、昆虫和幼虫为食。利用喙在贝类丰富的海滨地带觅食,或在潮涧地带用喙尖翻转石头,探觅蠕虫和软体动物。
生长繁殖:蛎鹬繁殖期为5月至7月,营巢于海边盐碱沼泽、沙滩、岩石、草地等各类生境。巢为开阔地上的凹坑,由亲鸟用脚刨挖而成,内垫干草茎、小圆石、贝壳和其他废弃物品。每窝产卵3枚,偶尔为2枚或4枚,孵化期22-24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当日即能行走。
区别辨识:蛎鹬与澳洲的澳洲斑蛎鹬相似,但后者翼上的白色条纹更窄,且不延伸到初级飞羽。与美洲斑蛎鹬的区别在于前者眼为红色,背部为黑色而非黑褐色。与智利蛎鹬相比,蛎鹬眼为黄色,几乎全部次级飞羽为白色。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亚大陆的西北部、西南部、中部和远东北部。非繁殖季节迁至非洲沿海和亚洲东部。
其他:蛎鹬的繁殖成功受到天敌如美国水貂、鲱鸥、大黑背鸥和小黑背鸥的影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蛎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