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英文名:White-tailed Eagle,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鹰形目鹰科海雕属的鸟类。大型猛禽,体长74-92厘米,体重2800-6900克。体羽多为暗褐色,头部、颈部羽色较淡,呈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尾羽纯白色,形成鲜明对比。主要分布于温带欧亚大陆,从南部的希腊和土耳其延伸到北部的格陵兰和冰岛,偏好沿海、河流及淡水湖泊的栖息环境,以鱼类为主要食物。
外形特征:白尾海雕拥有长而厚重的喙,两翼宽阔似木板,尾部较短且楔形。成鸟头部和躯干浅褐色,尾部白色,喙黄色。幼鸟起初尾部几乎全呈褐色,具白色条纹,喙黑色;约四年后尾部变为全白。雌鸟平均比雄鸟大15%,重25%。
鸣叫特征:主要在繁殖季节发出一系列尖锐的叫声,如“kyo-kyo-klee-klee-klee-klee...”,伴侣通常会立即回应类似系列的叫声。也会发出单一的尖叫声“kleee”或类似鸥类的“kyueew”。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沿海、河流及淡水湖泊的广阔沼泽地区。繁殖期偏好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以鱼类为食,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有时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会攻击家禽和家畜。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4月至6月。巢筑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巢由树枝构成,内部放置细小的枝叶和羽毛。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偶尔1至3枚。孵化期35至45天,雏鸟晚成性,由亲鸟共同喂养约70天后可离巢。
区别辨识:与金雕相比,白尾海雕头部和颈部颜色更接近其体羽,尾部纯白色,喙和脚黄色。在飞行时,翅膀水平或轻微上抬,与金雕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包括格陵兰、冰岛、北欧、中欧、东欧、俄罗斯、东亚部分地区。在亚洲,最东可达日本的北海道。
其他:历史上曾因人类活动而大幅减少,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保护措施的实施,种群数量有所恢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白尾海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