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英文名:Chinese Sparrowhawk,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俗名: 鸽子鹰、鹅鹰、红鼻士排鲁鹞、鹰芒子(北京地区),小型猛禽,成鸟上体呈灰色,下体白色略带浅橙色,鼻孔上方有亮橙黄色斑点。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中国东南部、台湾等地,冬季南迁至东南亚,最远可达印尼群岛。
外形特征:成年赤腹鹰体长25至35厘米,翼展52至62厘米,雄鸟体重约106至140克,雌鸟稍大,重125至204克。上体灰暗,下体泛淡橙色,翼尖黑色鲜明。幼鸟上体深褐色,下体具条纹,翼下横纹较淡。雌鸟比雄鸟体型更大,颜色更深,腹部橙色更明显,眼睛颜色更浅。
鸣叫特征:仅在繁殖季节发声,求偶时发出尖锐的‘kee-kee-kee...’声,焦虑时则发出类似但较短促的叫声。雌鸟携带食物时发出低沉的呻吟,雄鸟接近巢穴时的叫声类似于雀鹰。
生活习性:赤腹鹰栖息于山地森林、林缘地带及低山丘陵的小块丛林,偏好靠近稻田或湿地的环境,主要捕食青蛙、大型昆虫、蜥蜴和小型鸟类。狩猎时通常从栖木上俯视,也会低飞或盘旋,偶尔甚至悬停。活动范围广泛,从海平面至海拔1500米,主要在1000米以下。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早到中6月,求偶时雄鹰发出炫耀性的鸣叫。巢建于树上,由枯枝和绿叶构成,平均产卵3至4枚,孵化期约为28天,幼鸟出生后22天左右离巢,不久便开始学习捕食。
区别辨识:与日本松雀鹰相似,但赤腹鹰的翼下横纹较淡,成鸟的翼尖黑色更加突出。幼鸟虹膜颜色可能为柠檬黄,而日本松雀鹰幼鸟虹膜为黄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赤腹鹰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同时被列入CITES附录II。
地理分布: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中国东南部、台湾;越冬分布自中国东南部至菲律宾和印尼群岛,北至印尼摩鹿加群岛。
其他:赤腹鹰在迁徙期间数量可观,如在日本秋迁季节,观察到过万只个体。在北苏拉威西和菲律宾东部,冬季时常见到大量赤腹鹰。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赤腹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