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腿齿鸢

Rufous-thighed Kite Harpagus diodon

棕腿齿鸢(英文名:Rufous-thighed Kite,学名:Harpagus diodon),是鹰形目鹰科齿鹰属的鸟类。以其独特的棕红色大腿羽毛命名。广泛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东部和东南部,包括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以及亚马逊地区的非繁殖季访问国如圭亚那和委内瑞拉。成鸟具有灰色的身体,较暗的上部和较浅的下部,以及醒目的红棕色大腿和橙红色的眼睛。

外形特征:棕腿齿鸢体长29至35厘米,翼展可达60至70厘米。成鸟的头部和上体呈板岩灰色,尾巴有三条淡色条纹和白色的羽毛尖端。喉咙呈白色,有一条中央的深色条纹,下体灰色逐渐变为白色的下尾覆羽。幼鸟上体为深棕色,头部侧面有条纹,下体白色,胸部和腹部有暗色条纹,侧腹有条纹,与成鸟相似的红棕色大腿。雌鸟比雄鸟略大。

鸣叫特征:已知的叫声包括高音的'chee'声和双音节的'chee-weet'乞食声,成鸟也会发出三音节的鸣叫声。

生活习性:棕腿齿鸢栖息于低地雨林的树冠层,偏好原始森林,但也适应次生森林,只要树冠封闭。它是一种南迁的候鸟,繁殖季节结束后从南向北迁徙到亚马逊地区。主要以昆虫、蜥蜴和小型鸟类为食,有时跟随军队蚁群或猴子群体以捕捉被惊扰的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10月至翌年2月,主要在南半球的夏季。巢为小树枝搭建的平台,位于树叉或水平树枝上,离地面12米左右。一窝产卵1至2枚,孵化期未知,雏鸟约4周后离巢。

区别辨识:双齿鸢相似,但可通过其红棕色大腿和黄色的眼睛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虽然全球不被视为受威胁,但在其繁殖地——大西洋森林,由于栖息地丧失和森林碎片化,可能面临保护问题。

地理分布:繁殖于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非繁殖季扩展至亚马逊地区的巴西、玻利维亚、圭亚那和苏里南,偶尔见于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其他:其饮食中包含大量蚱蜢和蝗虫,这可能使其在接近农业区时易受到农药中毒的风险。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棕腿齿鸢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