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彩鹀(英文名:Indigo Bunting,学名:Passerina cyanea),是雀形目美洲雀科彩鹀属的鸟类。小型迁徙鸟类。主要分布于北美东部和中部,从加拿大中南部和东南部到美国西南部、中南部和东南部繁殖。冬季则主要在墨西哥南部、中美洲和北南美洲度过。雄鸟成鸟在繁殖季节呈现明亮的蓝色,头部略带紫蓝色调;而雌鸟和幼鸟则为棕色,肩部、臀部和尾巴可能带有蓝色痕迹。
外形特征:雄性靛蓝彩鹀在繁殖季节全身蓝色,头部颜色更丰富,呈深蓝紫色。雌鸟和幼鸟则为棕色,胸部有淡色条纹,喉咙白色,翅膀和尾巴边缘呈淡色。雌鸟可能在肩部、臀部和尾巴有轻微的蓝色痕迹。雄鸟的喙在繁殖季节上半部分黑色,下半部分蓝灰色,雌鸟的喙则为棕色到黑灰色,下颌角颜色较浅。成年雄鸟平均体重约为14.97克,雌鸟平均体重约为14.38克。
鸣叫特征:雄性靛蓝彩鹀发出高亢清脆的双重音节鸣唱,声音尖锐而清晰。鸣唱持续时间为两到四秒。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边缘、田野附近的灌木丛和杂草丛生地带。它们以昆虫、种子和浆果为食,夏季主要摄食昆虫,冬季则偏好种子。迁徙期间,它们通常在夜间利用星星导航。
生长繁殖:筑巢和孵卵工作由雌鸟单独承担。巢位于低矮的树木或灌木丛中,高度一般在0.3至1米之间,偶尔可达9米。巢由叶子、粗草、茎和树皮碎片构成,内部铺垫软草或鹿毛,用蜘蛛网固定。一窝产卵1至4枚,通常为3至4枚,蛋壳白色,有时带有棕色斑点。孵化期大约12至13天,雏鸟出生时为晚熟型,约在10至12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白腹蓝彩鹀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雌鸟和幼鸟上。但靛蓝彩鹀的下腹部更蓝,翼纹更淡,胸部颜色更暗,喉咙对比度更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主要位于北美,从加拿大中南部和东南部延伸至美国西南部、中南部和东南部。非繁殖期则分布在中美洲和北南美洲北部。
其他:靛蓝彩鹀的迁徙路线与其出生地保持一致,即使在非繁殖期,东部繁殖的个体也会在东部越冬。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靛蓝彩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